返回 天禧盛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节同时异梦不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官方证言应在上疏弹劾之后,而不是之前,否则不仅钉不死向敏中,还会激起边镇同仇敌忾……

    刘纬遂以钉死向敏中为最终目的,找来向敏中履任延州以来奏疏,凡涉及党项段落,一律逐字逐句驳斥,凡涉及军国大事,一律以李继隆所言为凭。

    言之有物、毋庸置疑的奏疏不可能一撮而就,更不可能一夜成形。

    刘纬一头钻进李继隆那几箱文稿,在历年表奏贴黄草稿中、每战总结中、界外地理描述中、争端埋怨之语中、不甘中、悔恨中寻找答案,并将杂乱无章的文书分类建档。

    “某来!”满子路细声细语,担心吵醒在书廊尽头熟睡的念念。

    “你已经看完了?”刘纬微微一惊。

    “谁都跟你一样?整日沉迷女色?”满子路洋洋得意。

    “怪不得这么乱。”刘纬倒打一耙。

    “放屁!某怎么看的、怎么放回去!一根头发丝都不会多!也不会少!”满子路气不打一处来。

    刘纬忽有所悟……

    弹劾向敏中的奏疏刚起了个头,卧床不起的秦国长公主就泣血上疏,劾刘纬构陷王世隆、致其郁郁而终,蓄养前比部员外郎洪湛女为妾。

    刘纬赶在宗正寺召见前抢先发难。

    皇城司、左街僧录寺当日即拘天寿寺破戒僧四人,全都与王世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翰并未对此深究,三日之后,即移破戒僧、供词、人证、物证、处刑建议于开封府,一人夺牒流岭外,四人赴西域弘法。

    朝野哗然,处刑建议不就是《四大风流才子》的终章?

    巧合?

    那马翰对在押犯人的挑挑拣拣还是巧合吗?

    杀人者情有可原又是什么鬼?

    文武百官对流西域耿耿于怀,分外珍惜八月十五团圆日。

    通进银台司全年无休,但当值官吏都有早退之心,末时初就已蠢蠢欲动,借口雷同,多选闹肚子,免得弄巧成拙。

    一个形容枯槁的少年突然做了不速之客,怀中奏疏厚达四寸,估计得抄到天黑,另有《皇宋日报》特刊一份……

    流水的官员,铁打的胥吏。

    哀叹过后,阵阵惊呼。

    坐堂官匆匆出:“谁的?”

    一刀笔吏道:“崇政殿书记刘纬。”

    坐堂官连忙翻开奏疏。

    借用府州折惟昌早前奏疏开头:德明虽外托修贡之名,而点阅兵马尤急,必将劫掠山界……

    接着是泾原仪渭都钤辖秦翰、知镇戎军曹玮等早前各请出兵讨贼奏疏:继迁擅河南地二十年,边不解甲,使中国西顾而忧。今方其国危子弱,不即擒灭,后更盛强难制。愿假臣精兵,出不意,捕德明送阙下,复以河南为郡县,时不可失……

    是在论西北边事?

    坐堂官松了一大口气,无心细看,翻到章末,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

    “……敏中所议,多纸上事,实则背道,累负圣恩,靡费亿万,宜流岭外,用肃群伦。”

    可能吗?

    坐堂官不以为然,却又悚然心惊。

    刘纬前科累累。

    请立赵祐为太子未果,赵祐薨。

    请东宫六位建府别居未果,安王赵元杰、雍王赵元份薨。

    请斩王超未果,王超自尽。

    虽然所上三疏均以未果告终,但预见性,毋庸置疑。

    第四疏未果,向敏中会不会也没了……

    柔仪殿。

    音容笑貌绕梁。

    曲未奏,人未散。

    一阵秋风袭来,卷进两片落叶翩翩起舞,仿佛一对母子嬉闹而过。

    赵恒举杯向秋风,半梦半醒道:“娘娘……祐儿……”

    张景宗就是一寒,连忙劝道:“今秋新酒有些烈,请陛下回福宁殿歇歇。”

    “福宁殿不也是朕一个人?”赵恒蹙鼻轻嗅,故人余香却已散尽,“又是一年中秋,物是人非事事休。”

    “请刘修仪过来伺候?”张景宗又道。

    “不用。”赵恒摇头。

    “让茂实入宫?”张景宗小心翼翼道。

    “朕……对不起娘娘……”赵恒紧闭双眼,泪两行,滚滚而下。

    一黄衣妇人一阵风似的穿堂而过,推的张景宗东倒西歪。

    “娘娘,在找什么?”赵恒睁眼问。

    “大姐儿、大姐儿……在哪?臣妾找不到大姐儿了……”黄衣妇人惶惶不安。

    “大姐儿不是养在刘纬宅吗?娘娘怎……”赵恒猛然惊醒,喃喃自语,“朕不是一个人,朕有大姐儿……朕还没给她取乳名儿……”

第168章 节同时异梦不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