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夏季炎炎挖宝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是感觉到疲惫。\n 打开手机,进入挖宝系统,在系统里面又看了看宝藏所在地。\n 宝藏在商求市王楼乡一个叫黄埔村的地方,这个村子就挨着古宋河没多远,明天早晨去中午差不多就能到那里。\n 来到商丘市的第二天,方言早早的就起床去酒店外面找了一家人多的胡辣汤店,这是中原省的特色美食,他早就想尝尝了。\n 喝完胡辣汤,方言擦了擦汗,辣椒他放多了,再加上胡辣汤里面还有胡椒,不愧是中原人印到骨头里的美食啊,名不虚传。\n 回到酒店。方言把房间退掉,开车前往王楼乡黄埔庄。\n 来到王楼乡方言感觉帕拉梅拉有些太高调了,很多人都会看两眼,这让他生出了再买一辆普通车的想法。\n 顺着乡道一路开到宝藏所在地,黄埔庄地界,来到这里方言才知道原来宝藏不是在村子里面,而是在村子外面的一段古宋河里。\n 因为村子和古宋河离的不是很远,这让他以为宝藏是在村子里面。\n 既然不是在村子里面那就好办了,来到古宋河方言就看到了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金色箭头对着地下。\n 看来那里就是宝藏所在了,拿着工兵铲,方言来到河边,看到宝藏只是在河边这让他松了一口气,在河里就麻烦了,他没有买潜水服,也不知道水又多深。\n 看着幽暗的河水,方言来到河边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来就低头挖了起来。\n 因为河边有很多芦苇和杂草的原因,不是太好挖,把不知道是芦苇的根须还是杂草的根须挖断以后挖掘的速度才快了起来。\n 铛。\n 一声撞击声从下面传来,方言感觉到工兵铲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n 把东西拿出来,这是一个巴掌大的铁盒,外表沾着一圈泥土,整个盒子锈迹斑斑。\n 把挖出的坑填好,拿着盒子就回到了车里,没有在这里打开,直接开车离开了。\n 开车找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上停下,这才把铁盒打开。\n 这是?银圆?\n 看着盒子里一枚银圆躺在被沾染了铁锈的布料上,方言愣了愣神,他想了很多种东西,就是没想到盒子里面居然是银圆。\n 把银圆从盒子里面拿出来,很完整的一枚银币,银币背面中间是蟠龙图四周环绕英文,左右还各有一朵梅花印。\n 方言好像感觉到在哪里见过这枚银圆,把银圆反过来,看到正面的一瞬间方言感觉到脑子一阵空白。\n 就看到银圆的正面最中间写着“光绪元宝”左右各为“癸、卯”银圆上面写着奉天省造,下方写着银圆的币值“奉天省·库平一两”\n 平复了一下心情,方言拿出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手里的银圆。\n 看了很久,方言终于确定了,他手里的这一枚银圆就是被古玩圈称为“传说中的银币”奉天库平一两。\n 要是别的银圆,方言肯定不会这么激动,但是肯定不包括他手里的这一枚银圆。\n 这枚银圆在29年(1903年)铸于奉天,当时那个社会环境看过历史的都应该清楚,所以在当时铸造奉天省癸卯光绪元宝一两银圆的时候只铸造了很少很少。\n 古董大家都应该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点,毕竟很多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别说是古董了。\n 所以奉天库平一两在所有银圆中占有非比寻常的地位,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流通过市面上,所以存世量极其稀少,收藏界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一枚,后来这枚珍稀的银圆藏在弯湾鸿嬉美术馆。在收藏界中,人们都为求到一枚珍品奉天一两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真品尚且难找,要寻觅珍品更是难上加难。\n 他记得在古币记载里面看过,在1991年有一枚库平一两在美国拍卖场拍卖,后来被香江的收藏家张先生(真名就不写了)委托别人以18.7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100万元)拍得,创下当时中国银币最高拍卖记录。后来张先生将此币捐献给了弯湾鸿嬉美术馆,从那以后库平一两就再也没有在古玩圈露过面。\n 他手里的这一枚保存完好的库平一两现在差不多能值600─800万元人民币,一千万也有很大的可能,毕竟这枚银圆可是年年升值的。\n 方言把这枚银圆用一块新的布块包好放进钱包里面,随后赶紧开车离开这里。\n 他一开始还想着挖完宝藏在这里休息一天,现在手里拿着几百上千万可不敢在这里玩了,先回海洋市再说。\n 方言现在很期待另外一个黄金级别的宝藏是什么了。第4章 夏季炎炎挖宝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