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临敌制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安十七年仲夏,曹洪在击败诸葛瑾,夺取汝阴后,并没有挥师南下。

    正如法正所言,曹操不敢让曹洪冒险渡过淮水,因为过了淮水,那就完全是刘基的主场。

    到时刘基随便派出一支水军截断淮水,过河的曹军就要面临断粮的风险。

    因此,曹操命曹洪在慎县驻扎,摆出要进攻寿春的架势,想要吸引刘基的注意力。

    可惜曹操的“挤眉弄眼”被刘基直接无视。

    几封调令从建业传到荆州,长沙、武陵、江夏三郡的兵马开始朝江夏西陵集结!

    刘基命江夏太守潘濬为护军,加封吴平北将军,督三郡兵马支援前线。

    一个月的时间里,武陵太守李严、长沙太守韩嵩都带着郡兵和部曲来到西陵,接受潘濬的调遣。

    统计过后,三郡共出动兵马约两万五千人。

    潘濬打出“五万精兵”的旗号,走义阳三关进入汝南腹地!

    大军来到安阳县驻扎,潘濬散出斥候,同时在安阳召开军事会议。

    此次出征,潘濬帐下云集了一堆俊杰,除开长沙太守韩嵩外,他们多是荆州本地出身。

    抛开潘濬、李严二人不说,

    军中还有被刘基点名栽培的江夏都尉辅匡,

    襄阳豪族出身、被韩嵩聘为参军的廖化,

    年少闻名荆州、被潘濬征辟为主簿的马良,

    蒋琬外弟、江夏长史刘敏,

    和被李严从行伍中提拔为都尉的南郡人高翔等。

    可谓是人才济济,将星云集!

    中军大帐中,平北将军潘濬问略诸将,武陵太守李严当即说出自己的想法:

    “护军,依末将之见,我军应该包围安城,然后沿南汝水修筑防线。”

    潘濬想了一下:“正方是想建议吾围点打援?”

    李严点头:“正是!”

    众将商议了一下,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首先安城是汝南重镇,若能夺回来,大军就可以把安城作为支点,之后不管是继续北上威胁许都,还是东进和步骘夹击曹操,都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如果潘濬攻打安城,曹操肯定要派人来救援,这样便能减轻步骘那边的压力。

    潘濬随后采纳了李严的建议,并开始下达命令:

    “韩嵩听令,命你率长沙兵马包围安城!”

    “诺!”

    “其余各部前往南汝水扎营,阻截曹军援兵!”

    “诺!”

    荆州吴军迅速向北进军,两天时间就走到了位于安城以南二十里处的慎阳县。

    然而等潘濬领兵抵达慎阳后,曹军早就在慎阳筑起防线,等着吴军来进攻。

    原来曹操在进兵新蔡后,军师郭嘉就提议让曹操提前分兵安城,以防荆州方向会有吴军援兵走义阳三关袭击安城。

    义阳三关作为汝南和江汉平原之间的通道,并不是特别出名。

    因为义阳三关只有在南北对峙时,而且必须是江淮政权和中原政权对峙时,才有可能发挥效用。

    吴楚之战时,伍子胥灭楚走的就是这条路!

第390章 临敌制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