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辞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担任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步骘的官位、资历最高,只有他能压服扬州各地的下属。

    如果是调动荆州、益州的兵马,那么任用刘晔、庞统等人就没有问题。

    命令下达后,扬州各郡都转动起来。

    首先是丹阳、吴郡两地的粮草军械先行发往九江寿春。

    而后建业、牛渚、柴桑三处军事重地的兵马开始调动。

    建业城内有刘基每战必带的淮西营,还有从襄阳搬到建业的玄甲军。

    军情紧急,大都督步骘先带着这两支精锐北上,在寿春观望局势。

    屯驻在牛渚的牛渚督、吴镇南将军张英得到命令后,也带着牛渚营的一万大军赶赴寿春。

    柴桑督周鲂则没有如刘基最早计划的那样,被调往前线。而是被刘基调来建业,震慑江东各郡,以防宵小起事。

    孔融的事情让刘基明白,江东恐怕不像自己预想中那般铁板一块,还是必须要留一手,以防不测!

    十天后,庐江兵、九江兵、牛渚营、淮西营、玄甲军等各路兵马,共计两万八千余人在寿春集结。

    因为冬季淮水水系流量不丰,江东的军队无法借助濡须水施水肥水水道迅速前往寿春,所以大军渡过长江后,基本只能靠步行走到寿春。

    如果是夏季水量丰沛之时,借助江淮水系之便,大军只需数日就能赶到前线。

    由此也可看出曹操的军事才能之高超!

    曹操是特意挑了秋冬河流水位降低的时间南下,力求把江水、淮水对吴军的便利降到最低!

    吴军在寿春集结后,步骘立刻召开战前会议。

    军师庞统、监军刘晔、吴镇南将军张英、庐江太守鲁肃、九江太守诸葛瑾、偏将军宋谦、偏将军黄忠等人悉数到场。

    会议上,步骘首先问起前线军情。

    九江太守诸葛瑾的辖区离汝阴最近,所以他最了解前线情况,便站出来回答:

    “禀大都督,敌将曹洪包围汝阴已有月余,城外有曹军两万,城中有我守军三千,守将李通尚在坚守。”

    步骘追问:“太史子义呢?”

    “太史将军行至繁阳亭时,遭遇敌将满宠阻击,双方至今仍在繁阳亭一带交战。”

    步骘走到舆图前,繁阳亭在汝阴以西两百里的位置,还不如寿春离得近。

    “吾欲先解汝阴之位,尔等以为如何?”步骘面色沉静地说出胸中计划。

    将军们都没有反对,倒是军师庞统说道:“大都督,在下有一些拙见。”

    “哦?”步骘看向庞统,他跟庞统往来不多,但却知道荆襄的名士对庞统颇为赞赏,刘基出征时也常常将其带在身边出谋划策。

    此次出征刘基指定庞统担任军师,就是希望步骘能够多听一下对方的建议。

    如果是换了其他人,恐怕刘基这样做,只会让主帅觉得有人掣肘,还会怀疑君上是不是在质疑自己的能力。

    但步骘性情宽弘,身体力行“君子慎独”的做人准则,是真正的名士良臣。

    步骘知道刘基让自己担任大都督,是看重自己的资历和人望。而指派军师、监军,是因为自己从没有真地统领过大军,缺乏经验,所以才让庞统、刘晔从旁辅助。

    于是步骘笑着问道:“士元不必谦虚,有何良策直言就好!”

    庞统放下心来,虽然他听说过步骘的美名,但对方实际如何却了解不多。

    还好盛名之下无虚士,步骘的态度确如传言中那般宽厚。

    庞统微笑着说道:“大都督,曹操趁先王驾鹤,意图侵我疆土。然其坐拥兖、司、并、凉四州之地,却只派曹洪领三万人南下,兵马数量未免太少了吧。”

    众人听后都不禁点头认同,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曹操的老底有多厚,但四州之地能派出的兵马肯定不止三万!

    “还请士元细说!”步骘郑重地吩咐道。

第379章 辞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