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死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安十六年夏五月十七日,吴王刘繇薨于建业!

    刘基没有选择秘不发丧,而是正常出殡,因为他不想让刘繇受委屈。

    出殡当日,满城哭嚎,扬州所有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都来到建业出丧。

    刘繇的遗体最终被葬于建业城东的蒋山上,刘基将其改名紫金山,陪葬品皆严格按照诸侯王的礼制。

    下葬之日,有很多来自丹阳、吴郡、九江等地的百姓前来祭拜。

    百姓们哭喊着吴王,不敢相信庇护江东十余载的刘繇竟然病逝。

    刘基见此情景,也不禁痛哭流涕。

    遥想十七年前,刘基和父亲刘繇一同南下扬州,一人收服丹阳,一人巡察吴郡、会稽,父子勠力同心,方才开创江东基业。

    袁术举大兵来犯,刘繇在历阳以少胜多,大败袁术,终于席卷淮南,坐稳扬州六郡。

    之后十多年间,刘繇一直坐镇丹阳,守住大后方,这才得以让刘基能够安心地开疆拓土。

    期间袁绍倾河北之力攻打青徐,父子二人又同心协力击退强敌,方才有后来跨涛江水,割据南国,封国称王。

    种种往事,历历在目!

    刘基跪在刘繇的陵墓前,用手慢慢抚过墓碑,摸着碑上的刻字:

    吴康文王繇之墓。

    康文,是朝廷赐下的谥号。

    康,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

    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

    即便二字很好地将刘繇的一生事迹概括,但刻字终究只是刻字罢了!

    这刻字是那般冰冷,根本无法让人感受到丝毫应该来自于父亲的慈爱。

    两行清泪落下,宦官秦旦过来将刘基扶起:

    “大王,保重身体啊!”

    被秦旦换做“大王”,让刘基觉得一点也不真实,这本是属于父亲刘繇的称呼啊!

    奈何斯人已逝,刘基站起身,扭头不敢看墓碑,害怕再度伤心落泪。

    “大王,回宫吧!”

    “……好。”

    之后三日,刘基都没有召开朝会,但一些人事调动却从建业王宫传出。

    首先是刘基上表朝廷,奉还荆州牧,继任扬州牧,表南郡太守高岱为荆州刺史,拜吴右将军,将自己的政治中心从襄阳迁移到建业。

    之后,刘基又表步骘为扬州刺史,吴国相,吴车骑将军,都亭侯。

    吴国太常的职位则交给了刘晔,同时加封他为军师将军,表都亭侯。

    原先的北府班底悉数进入吴王国的官僚体系,如陈震拜大农令,裴潜拜大行令,桓阶拜吴仆,王粲拜吴傅等等。

    为了方便管理个州郡的转运司和督市署,刘基设三司使,下有度支、均输、利官三司副使。

    第一任三司使便有北府东曹掾刘巴出任,因其晓熟经济。

    而出任三副使的分别为蒋琬、蒋济、胡敏。

    交州刺史吕岱和益州刺史张昭这两位地方大员,则分别被拜为吴前将军和吴左将军。

    为了进一步拉拢江东豪族,刘基又将三女儿刘溱嫁给了陆氏子弟陆逊,封其为驸马都尉!

    陆氏本就是江东四姓中最名声最大,同时也是最支持牟平刘氏的,而今双方亲上加亲,刘基算是将江东本地豪族也基本摆平。

    一通人事变动后,各州郡官员都开始动起来。

    大量刘基的潜邸之臣被启用,一波新的政治浪潮被卷起。
<

第376章 死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