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整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事暂且不表,周瑜走后,袁尚留审配坐镇邺城,自己则亲自率领邺城大军前往黎阳前线,支援正在黎阳苦苦支撑的淳于琼。

    当然,袁尚不知兵事,军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了逢纪管理。

    但也正是因为袁尚的放权,大军在逢纪的管理下井然有序,甚至有许多将领感觉如今部队在军令通达这一点上,还要胜过袁绍在世之时!

    将士们没有因为此次出征是袁尚的初阵而乱作一团,反倒因为主君确立、河北矛头一致对外而士气大振。

    当袁尚的大旗出现在黎阳前线时,在黎阳坚守待援的袁军将士全都欢呼雀跃!

    “援兵来啦!邺侯来啦!!”

    驻守黎阳的淳于琼见邺城大局已定,当即安心不少,亲自上前线将曹军击退后,淳于琼亲自到军前拜见袁尚。

    袁尚作为幼主,不敢怠慢淳于琼这个袁绍生前极为信用的大将。

    他态度谦和地对待淳于琼,并在逢纪的建议下,授淳于琼东郡太守一职,加封镇南大将军,让其全权负责与曹军的战事,极力拉拢淳于琼。

    总之,在剿灭袁谭后,看似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袁氏政权,好像已然站稳了脚跟!

    而当河水南岸的曹操得知河北情势后,也不禁感慨道:“河北仁人志士何其多也!此行怕是不能攻入邺城了啊!”

    曹操身旁的郭嘉亦道:“嘉本以为袁氏二子相争会迁延日久,没想到袁谭这般不堪大用!丞相,郭嘉不察,不能献上良策,还请丞相责罚!”

    与历史上不同,因为周瑜的临阵倒戈,袁谭败得极为迅速,让郭嘉的预测落了空。

    不过因为曹操未能攻灭袁氏,自然也不会有北征乌桓之事,郭嘉亦不会因此病逝苦寒。

    “哈哈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奉孝不必挂怀!吾正要再问计于你呢。”曹操捋须笑道。

    他和郭嘉情投意合,绝非一般君臣可比,自然不会因为一计之失而怪罪郭嘉。

    郭嘉急思如电,当即献上一策:“丞相,袁谭虽败,袁熙尚存。丞相可授其幽州牧、镇北将军之职,加封范阳侯。”

    “嗯,此计不错!待袁尚和袁熙起了争执,本相再来攻取河北!”曹操点头认同。

    “丞相,我料河北暂时还乱不起来,丞相可先转攻青州。”

    “哈哈哈,是极,是极!”

    言毕,曹操再次望向河北。

    身前,滚滚黄河向东流逝,远方,河北大地还在等着他去征服。

    “噫吁——回师许都!”

    曹操一声令下,勒令全军回返许都,建安十四年的这场北征草草收场。

    不久后,朝廷下达诏书,袁绍二子袁熙拜幽州牧、录尚书事,加镇北将军、封范阳侯、食邑千户。

    而继承袁绍爵位的袁尚,则没有得到任何来自朝廷官方的背书。

    除了邺侯的爵位,就连其冀州牧、大将军的职位,也只是自号而已。

    朝廷真正任命的冀州牧,乃是侍中董昭!

    袁绍生前的大将军之位,则被授予了持节督司、凉、并三州诸军事的司隶校尉钟繇!

    随着朝廷诏书传到河北,袁尚和袁熙兄弟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痕。

    不过袁谭的教训就在眼前,因而袁尚、袁熙两兄弟并没有立刻起争端。

    只是袁熙明显产生了独立之心,不曾到邺城拜见袁尚。

    在邺城不受待见的郭图、许攸、辛评等与审配有私怨的袁绍老臣,亦离开邺城,前往易京投奔袁熙。

    相信用不了多久,袁尚和袁熙这两个袁绍儿子之间,怕是又要如袁尚和袁谭一样产生争斗。

    回到许都的曹操则在次年春天兵发青州!

    ------题外话------

    股票涨停,心情真舒适呀

第372章 整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