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游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见到诸葛亮,桓阶不禁眼前一亮!

    诸葛亮虽年轻,但他身高八尺,容貌奇伟,气度恢弘,一下子就俘获了桓阶的好感!

    桓阶客客气气地说:“不曾想有真名士来访,难怪寒舍熠熠生辉呀!”

    诸葛亮微笑着向桓阶行礼:“琅琊诸葛亮,拜见桓公!”

    桓阶抬手,礼貌地问道:“快快请起!不知贵客来访,所为何事?”

    诸葛亮回答:“亮受庐江刘府君所托,送来书信予桓公。”

    桓阶点头:“哦,请问书信何在?”

    诸葛亮从衣袖中掏出书信,双手递给桓阶。

    桓阶结果书信,仔细阅读。

    刘基在信中未做隐瞒,将进攻刘表的计划直言相告。

    他相信桓阶肯定会答应他的请求,更不可能泄密。

    刘基在信中承诺,待攻克荆州后,会向朝廷表举张羡为安南将军,开府建牙,监察荆南四郡。

    暨以承认张羡对于荆南四郡的统治换取张羡的效忠。

    至于最后张羡会不会尾大不掉,刘基并不担心。如果以后张羡不听话,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荆南四郡,看上去地盘大,但实际人口和可动员人力并不高。

    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东汉《郡国志》记载长沙、零陵二郡都是人口过百万的大郡。

    但这也可能只是当地官员为了粉饰政绩刻意为之。

    且看大唐盛世天宝十三年(安史之乱前)的统计,衡州、潭州等荆南地区的人口统共也就七十七万多,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再加上《郡国志》中有永昌郡189万口这种离谱的数据。

    另外《汉书·禹贡传》中和《后汉书·和帝纪》中还有:

    “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吏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

    “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竞增户口,掩匿盗贼。”

    这类官员虚报人口的记载。

    恐怕此时长沙和零陵二郡的真实人口,并没有《郡国志》中记载的那么多。

    至于葛教授的观点,刘基觉得见仁见智。

    如果是因为少民入籍而使二郡人口远超其他时代,那这些少民后来都跑哪去了?

    大唐在民族问题上可比皇汉要开明得多,汉人眼里羌胡南蛮跟狗也没什么区别,而大唐时胡人在朝堂上当官的可不少。

    没理由少民们亲近对自己压迫深重的大汉,而疏远态度开明的大唐吧?

    总之,见仁见智,见仁见智……

    并且,如果历史上荆南四郡真能凑出两三百万人口,刘表单凭荆北三郡不到百万口人(南阳郡屡遭战乱和大疫,人口远不如前),想要压制张羡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刘基并不在意让张羡督管荆南四郡,不听话再收拾就是了,单靠荆南四郡没可能抗衡到时占据扬徐荆三州的老爹!

    桓阶得到刘基在信中的承诺,对于说服张羡有了更大的把握。

    其实他近来也经常以写信、面见等方式,劝谏张羡起兵反叛刘表。

    因为刘表正在攻打桓阶的故人之子孙策,他的内心还是挺忧虑的。

    孙策在豫州刚站稳不久,又与曹操争夺天子,连翻大战。

    桓阶因此担心孙策被刘表击败,如果刘表再把孙策给杀了,那他真的死后无言面对恩公孙坚!

    桓阶看完书信,当即下定决心,他问诸葛亮:“葛君,刘扬州元子之意我已明了。

    “不瞒你说,其实我早已劝说过张仲景。但他担心自己非刘表对手,所以一直没有起事。

    “如今刘扬州愿出兵相助,则张仲景无后顾之忧矣!”

    诸葛亮见刘基托付自己的任务完成,放下心来。

    之后,桓阶问诸葛亮:“葛君可有表字?”

    诸葛亮回答:“家翁生前曾赐字‘孔明。”

    桓阶“哦”了一声,说道:“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好字,好字!”

    然后他又问起刘基的情况:“孔明,我闻刘扬州元子有异才,许子将赞其为‘幼麟。依你之见,是否属实?”

第110章 游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