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旋律也能出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更多更热切的梦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龙平终于回到了农校。

    还带回了一株名叫鹤立鸡群的稻魂。

    说像这种稻子,如果种下去,一亩地能产千斤以上。

    当听到他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底下很多同学都炸锅了。

    亩产千斤,那几乎相当于把现在的产量翻了一倍,怎么可能啊?

    可是在袁龙平看来。

    通过在优质稻谷当中寻找特异稻株,然后优中选优是能够实现亩产千斤的神话。

    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人通过相应的理论实现了小麦,水稻的增产。

    然而他这个想法刚说出来。

    那个曾经贴过大字报的“正人君子”就又跳了出来。

    还说他是什么数典忘祖,说这条路走不远。

    紧跟着那个王主任也站出来了,说学校支持他搞这个千斤稻,说搞不出来是全国成果,搞不出来,就收了他的试验田,收了他的项目,让他从哪来回哪去。

    原本以为袁老回来就能正儿八经的搞项目的观众,这下子又气急了。

    “什么情况啊?袁老刚回来就搞这么一手!”

    “这是巴不得还想把他踹回农村……”

    “这个姓王的真不是个东西。”

    “不过袁老也真是的,这明显是对方的套路,他为什么要钻进去呢?”

    观众们有些不太理解。

    但紧接着他们就明白了。

    因为袁老的那位同事,正筛选谁到底是正人君子的时候。

    袁老表现的很淡定,明显是谈笑风生的看待这一切。

    这说明什么?

    人家根本不在乎有人在背后穿小鞋。

    人在乎且要做的就是留住项目和实验田,然后搞出千斤稻。

    这种气度古往今来,鲜少有人能做到。

    就这样,时间匆匆又过一年。

    在观众们殷切的希望下,千斤稻的实验,最终还是以失望而告终。

    而那个隐藏在背后的正人君子又出现了。

    还写了一首打油诗。

    嘲讽袁龙平的千斤稻是空穴来风,是胡说八道。

    观众们开始为袁龙平而伤感。

    好在这会儿身穿白衣的邓哲出现了。

    她安慰着袁龙平。

    还说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

    邓哲:“我想这鹤立鸡群的种子没有长成鹤立鸡群,对您来说是失败的,但对它来说可能是成功的,因为他背后的规律非让它长成这样不可。

    它超出了您对它的认知,不是您以为的它。”

    这话几乎是在一瞬间点醒了袁龙平。

    也让他重拾了研究千斤稻的信息。

    但因为项目失败,整个农校现在都在传,袁龙平因为项目失败,所以疯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最为贴心的同事,想着给他介绍个对象冲冲喜。

    然后就带他来相亲。

    紧跟着观众们眼睛就亮了。

    不过刚一亮就发现,竟然不是邓哲。

    “不要啊,这从哪里冒出来的人?”

    “哎呀,放心吧,袁老师最后肯定和邓哲奶奶在一起,历史已经证明了。”

    “但就算是这样,现在看着也挺揪心的呀。”

    “揪心个毛呀,没看到袁老师摸着稻穗,嘴里念念有词,这明显是想着地里的事,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相亲这!”

    有人这么说,大家这才反应过来。

    然后就听到袁老的话外音出来了。

    “不对,鹤立鸡群明明就是水稻,但是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纯系品种不会分离呀,那鹤立鸡群为什么要分离呢?”

    也就在他疯狂思考的时候,突然间,一道炸雷响起!

    紧跟着,袁龙平就像是发了疯一样,飞快的跑到试验田里。

    然后这个时候人们才看到。

    他的水稻竟然全都被人割了。

    到底是谁动的手,似乎显而易见。

    就这样,天上密密麻麻的雨点击打在他身上。

    可他就这么咬着牙,无所畏惧的,去把那些水稻抱起来。

    镜头开始缓缓从雨中移到一块牌子上。

    那上面写的是:鹤立鸡群千斤稻袁龙平。

    不过这会儿,牌子已经倒了,在雨水的冲刷下就这么倒了。

    “这姓王的也太过分了吧!”

    “这么着急吗他?”

    “我要是能去到那个时代,肯定要好好修理他一顿!”

    观众们再一次群情激奋。

    但这会儿却看到袁龙平把稻苗数了之后,在黑板上写下1024,768和256这三个数字。

    这代表了什么?

    有观众不知道。

    但有懂行的就说:“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三比一,性状分离!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袁老才走上了杂交水稻之路……”

    雷光阵阵。

    却压抑不住袁老此刻内心深处的兴奋。

    他几乎是跳起来吼着:“三比一!”

    也就在这时,话外音出现。

    “妈妈,科学的答案不华丽,但如此准确而迷人,鹤立鸡群768株为同一形态,256株为另一形态,两种不同形态之比正好是3:1,这正符合孟德尔杂交二代3:1的分离规律。

    这说明我去年看到的鹤立鸡群,不是一株纯系水稻而是一株杂交稻……”

    话说到这里的一瞬间,很多即便不了解农业知识的观众都知道,袁爷爷发现了真理。

    而这,就是他迈向伟大农学家的第一步!

    ……

    很多时候,当一位科学家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一股使命,如孤筏重洋,像电光石火之时。

    这大概代表他受到了真理的冲击,思想上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蜕变。

    然后,整个人就开始不断攀爬向上。

    袁龙平就是这样。

    因为发现了杂交水稻的事,他马不停蹄的去找金老师,但却没找到人。

    好在他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去京都,找一个叫鲍奎的人。

    为了这事儿,他马不停蹄去了首都农科院。

    结果刚一去就遇到了一群人。

    不,是一群张嘴就能把他震撼到的专家。

    紧跟着,观众就看到很多穿着破破烂烂,明显像个农民一样的人,却能从嘴里说出很多和农业知识相关的东西。

    这才知道能够来到首都农科院的这帮人都不是凡人。

    这帮人里随随便便一个农民,说不定就是哪个省里顶尖的专家。

    结果这群人到开门大爷嘴里就成了不务正业的。

    好在袁龙平脑子活转的快,这才没被大爷看出破绽。

    成功见到了鲍奎。

    结果见到之后,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被对方完美回答,然后说行业中已经有人解决。

    提了一个又一个。

    都是人家已经解决,只是你们不知道。

    这才让观众知道信息对等到底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因为这事,袁龙平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也更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好在他没有放弃,最后和这个潘老师去了农科院的图书馆。

    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很多和杂交水稻有关的知识。

    并为自己培育杂交水稻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

    学习了充足的理论基础之后,他就要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临走之前,潘老师跟他说:世间万物本性难移,杂交即是要以其本性,增其内在。

    这话在袁龙平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也让众多观众明白,科研的道路总是艰难且曲折,很多事看起来像是碰运气成功,但在运气之外,更多的还是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在支撑这一切。

    然而除了知识的支撑,爱人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听到追邓哲的人很多的时候。

    袁龙平慌了。

    他求自己

第二百零二章 更多更热切的梦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