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旋律也能出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可是孙佳栋显得很平静,他就这么默默记录这帮科学家的问题。

    然后向他们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时间,只有不到三年时间。

    他询问造太阳能电池的那位负责人,“三年之内太阳能电池能够实现在卫星上的装配吗?”

    负责人不说话了。

    他又问另一个材料方面的负责人:“能够在太空里遭受更多撞击的特殊材料能在三年内造成吗?”

    对方也不说话了。

    三年时间,在场的很多设计根本就无法完成,这是谁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眼看着大家沉默,孙任栋也知道,这帮前辈干了很多活,你现在说让他们甩手不干,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就苦口婆心的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发射的这个卫星是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各位研究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在第二颗卫星上,这是完全不牵扯的事啊。”

    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众人目光中的孙佳栋,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他们。

    他的单纯且坚定的目光打动了在场多数人。

    但最终还是有一个负责人开口,问出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如果把我们这些探测项目拿下,你能保证卫星1970年准时发射吗?”

    这话问的很多观众几乎都快炸了。

    开什么玩笑?

    卫星发射,你当是买大白菜呢,这么轻松,还敢跟你直接保证?

    孙佳栋被他说的有些尴尬。

    但他却也无可奈何。

    没办法,如果这帮人不帮忙的话,就凭他那个团队,肯定是没办法把卫星造出来的。

    也就在这危机之时,钱老出现了。

    他声音沉稳,却极为有逻辑的说:“没有在场诸位的帮忙,谁也不敢保证卫星能够如期发射!

    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大家觉得呢?”

    钱老的话,大家当然不会反驳。

    就这样,东方红1号卫星的研制工作开始飞快推进。

    但图纸画完之后的具体制造,却让整个团队陷入难关。

    好在京城有人推荐了一位刘师傅。

    孙佳栋就开始往那边赶,同时还解决了两个大国工匠之间的矛盾。

    而两者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化解,除了他们本身的感情之外,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这一段大家都清楚,说的其实就是高科技需要科研,需要更基础的材料,也更需要手艺高超的技师,这就是大国工匠的由来。

    “我师傅以前就是个八级工,手艺牛的很,听说以前还从事过国家特种工程。

    虽然他老人家几乎不没什么字儿,但也确实用自己的能力支持我国家的建设。”

    “对呀,直到现在咱们国家还有很多大国工匠呢……”

    大国工匠负责制造整个卫星的外体,以及其他零件,但想让东方红响彻在太空之中,就缺少不了音乐方面的零部件。

    音乐播放出来,有几个细小的音节有错误,说起来可能无伤大雅。

    但为了把乐音装置弄到最好,一大帮科研人员又开始了飞快的调试。

    因为这一次他们不是为自己做东西,而是为了祖国而做,那就必须做到最好,做到完美!

    一直到东方红悦耳的音符响起。

    很多看着电视的观众几乎闭上了双眼,感受着这美妙的曲子。

    他们想象着东方红1号上了太空,然后在太空中唱响的画面。

    心里就美滋滋的。

    但孙佳栋的妻子和孩子这会儿却完全没有那样的感觉。

    因为一心扑在研究上,孙佳栋很少回家,这就不免让夫妻关系有了一丝裂痕。

    所以这会儿也有网友在网上说,每一个功勋都需要个好妻子,这是很大的实话。

    好在上级领导很体恤孙佳栋,甚至一位恒大的领导还专门过来,告诉他的妻子,有问题可以随时找他。

    妻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比较麻烦的时代浪潮却不断席卷而来。

    在这股巨大的浪潮之下。

    孙佳栋因为坚持自己的本心,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

    甚至生活一度受到了某些人的限制,好在这个时候,又一位伟大的人站了出来。

    他强调:搞卫星一定要讲究科学,要有科学的态度。

    这话说了之后,孙佳栋和整个团队才敢放手去干,但其实针对这些剧情,观众们也能感受出来,在当时那个环境下,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哎,那个时候的科研工作者们实在太不容易了,不仅要应付科研上的巨大难关,还要应付一些别的问题。”

    “不过现在还好,我们国家的科学越来越专业,也都越来越好了。”

    嘴上说着这些,他们就看着孙佳栋在苦难当中不断攀爬。

    但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被某些人排挤出去了。

    然而即便受了天大的委屈,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在卫星研究部门那一边迟迟没办法解决天线问题的时候,他冒着严寒顶着风雪,不顾自己已经发烧的身体,去和大家奋力解决这个问题。

    但即便这样,还是受到了某些人的非议。

    好在他有一个好媳妇儿,帮他掷地有声的解决了很多事情。

    所以他才能帮助卫星部门那边解决更多的问题。

    时间逐渐溜走。

    距离卫星发射已经没有多久了。

    可是孙佳栋还是迟迟没办法回归。

    这让很多观众咬牙切齿,对于那些混迹的人民队伍里的蛀虫特别深恶痛绝。

    但是时代的发展总归是少不了这些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能衬托出其他人的伟大。

    好在因为天线问题解决的事,孙佳栋终于是重返卫星研究部门。

    他终于可以和大伙并肩而战了。

    是的,在受了天大的委屈之后,他没想着抱怨,没想着申诉。

    一门心思就放在了卫星发射上。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科学家们。

    内心深处压根很少有属于自己的荣辱,因为他们把祖国的利益放在了比什么都高的位置上。

    “孙爷爷实在是太伟大了,我要是受了这么多委屈,说不定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是啊,那个时候的科学家们确实很辛苦,所以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

    “但其实我们现在的这些科学家,也依旧在对抗着很多技术,所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我们都应该更加尊重科研工作者。”

    大家发着弹幕诉说着这些。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孙佳栋盯着东方红1号卫星。

    那个眼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伸手抚摸着卫星,眼泪情不自禁已然流了出来,而和他一起奋战的那些科研人员们同样也在流泪。

    终于。

    卫星发射的号角已然吹响。

    钱老抽出钢笔,手都在颤抖,但最终还是坚定的写一下了:我看此星可以出征!

    大名签下,时间就定格在了1970年3月26日。

    熬了这么些年,大家终于要去卫星发射场地亲眼见证卫星的发射了。

    很多人异常兴奋地听着孙佳栋念着他们的名字。

    沈林,谢忠,林荣……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念一下,很多人脸上的兴奋,那几乎是压抑不住的,毕竟奋战了这么多年,如今总算是能看到自己国家的星星在太空中闪出光芒了。

    观众们也很高兴,苦尽甘来呀。

    可是等18个名字念完之后,很多观众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怎么没有孙爷爷的名字?

    “组织上可能给我安排了其他工作吧。”看着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同事,孙佳栋就这么说着。

    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他很遗憾。

    能不遗憾吗?

    摸爬滚打,在血与火当中摔跤了三年,好不容易研制的卫星,现在居然没办法亲眼看到它发射,这对孙佳栋来说,可能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不行,我们得去找钱院长,让你一起去!”大伙说着就打算找人。

    可孙佳栋却是把他们拦了回来。

    他很严肃也很温情的看着大伙:“和卫星比,我个人的事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大家就别为了这个事就麻烦钱院长了,毕竟他身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

    就这样。

    在大伙去卫星发射现场的时候。

    他就只能默默的坐在办公室里。

    “这可能就是成功可以有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最好典范吧。”

    有观众感慨着。

    “科学家的伟大在于他不争名不夺利,在于他有天大的格局。”

    “可再怎么说,这也是孙爷爷付出了无数心血造出来的东西,这就相当于是他的孩子,三年怀胎谁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可能只有他自己懂得吧。”

    卫星即将发射了,孙佳栋送走了同事,关上了科研所的灯,然后默默的往家里走。

    他就这么走着走着,然后看着天。

    谁能想到那个时候的他,心里到底有多少委屈?

    但他无怨无悔,就这么咽了下去。

    有人说他是可敬的人,是纯粹的人,是最可爱的人。

    但他又何尝不是为了崇高的信仰和伟大的祖国而一直默默坚持着,不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呢?

    东方红卫星要发射了。

    全国范围的电视台在这一天停止一切节目,三天全国重播着东方红卫星的发射。

    也是因为这事。

    国内的很多电线底下都站着,人确保卫星发射不受一丝一毫的影响。

    所以除了科研人员,其实还有很多人默默的为卫星发射,为科研突破而作出努力。

    努力着。

    努力着。

    东方红出现了。

    随着电流的交织映衬着卫星的上升。

    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搭载下,东方红终于要升空了。

    三

    二

    一

    点火!

    巨大的火光闪动,喷出浓浓的烟雾。

    长征一号火箭迅速升空,它将完成自己的职责,那就是将东方红1号顺利的送上太空。

    远处看去,那仿佛是一道火龙在朝着天空而咆哮。

    众多的人看着聚集在一起。

    单薄的身影看着,那是孙佳栋。

    “报告,卫星入轨!”随着一道坚定的话语说出。

    在场的众多科研人员和军人们也都跟着沸腾起来,他们兴奋他们咆哮。

    因为伟大祖国终于拥有属于它的卫星了。

    这一天值得铭记,这一天值得被所有人记住。

    “1970年的4月24号,我们伟大祖国的第1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这一天值得被我们所有人记住,哪怕已经过了50年,也应该一直记住……”

    “是啊,这一天是该记住,但像孙爷爷这样的人,我们也更应该记住。”

    众人说话的时候,就看到孙佳栋正等着最早的报纸。

    等报纸来了之后,他几乎是第一时间买了一份。

    看着报纸上的字,向前走着,因为蹲了一夜,步伐有些蹒跚。

    但他就这么向前走着。

    脸上的泪水逐渐流了下来。

    这不是他委屈的泪水,因为他嘴里喊着陈主任。

    “陈主任,我们终于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我……我们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

    他的声音在颤抖,眼泪在哗哗的流着。

    是的,即便在这一刻他都没有去顾及自己的得失,而是想着,他们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他没有对不起陈主任曾经的栽培和教导。

    红旗闪动,在风中不断飘荡。

    似乎在告诉孙佳栋,即便没有人记住你的名字,但我记住了……

    伟大祖国,记住你了!

    所以啊,请放心,你的努力不会白费,你的努力也不会不被人们记住。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个画面。

    当孙佳栋的名字和相片出现的那一刻。

    众人看到,他开始获得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1984年获得航天部门一等功。

    1985年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

    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三年后又当选科学院的院士。

    而后,他在99年终于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这几乎就是在说明,他的功劳,他的付出,他的努力被上级所认可!

    这一刻,观众们看的泪目了。

    他们明白,即便有时候伟大祖国或许会因为一些大局上的问题而暂时忽略个人。

    但祖国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它所付出的人。

    观众们看着。

    看着孙爷爷荣获09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看着他获得18年的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看着他拿到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

    看着他得到祖国勋章!

    功勋的荣誉不会被抹去,科研的荣光也仍旧会像星辰洒落在天地,却仍旧映衬出一片光芒而存在。

    所以就像是孙爷爷说的那样。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航天是我的兴趣爱好,搞一辈子也不会觉得累,干航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没有热爱,奋斗、奉献、创新,这些都谈不上。”

    所以啊,正是因为怀揣着对卫星,对国家浓浓的热爱,他才能忍受一切,最终获得成功。

    而此刻弹幕上的很多观众,除了狂刷激动和泪目之外。

    打出来的更多的字就是向前辈致敬。

    是的,他们的确应该向这些前辈们致敬,因为如果不是这些国之栋梁,民族脊梁,伟大祖国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与科技上迈入一个更高的台阶。

    而随着整个故事走到了结尾。

    众人看到,一个伴随着1970东方红1号发射的历史。

    国内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展开始飞速向前。

    在这50余年的时间里。

    伟大祖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00多颗卫星,这些卫星闪耀在天空之上,绽放着璀璨的光辉和光芒。

    从1999年第1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

    再到03年杨将军乘坐着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我国第1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国家的航天发展,秉承着基于创新,成于实干的伟大精神。

    开始不断迈步向前,并逐步掌握了卫星发射技术,卫星返回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

    而除了这些之外。

    伟大祖国还实现了风云系列,北斗系列的卫星应用。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

    而神州七号,最终也成功上天使得国人实现了太空漫步。

    与之相对的嫦娥3号月球探测器,也实现了国内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包括随之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以及和量子科学有关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还有更新换代的嫦娥四号,足以震惊世界的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更多在卫星行业发展当中所取得的璀璨成效。

    就像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说的那样。

    “伟大祖国航天剑指深空。

    实现了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等伟大成就。

    这是航天精神的薪火相传,是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也正是因为被这股精神所引领,我们才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再到强大,再到逐步成为航天强国的伟大目标……”

    但其实对现如今更多的科学家们来说。

    他们的发射卫星探索太空目标或许可以笼统的概括成一个。

    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啊,是星辰大海!

    ------题外话------

    一万字儿第一次尝试,只能说这一段大剧情真的写嗨了,佩服像孙爷爷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我得去休息了,不行了,大家看了早点休息。

第一百九十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