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旋律也能出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在《前夜》中走向《回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他的身影显得很是单薄。

    尤其是在特别长的旗杆的映衬下。

    可他完全没有任何恐惧,因为这是他必须完成的任务。

    结束了修理,他把藏在胸口的表拿了出来,就这么听着,时钟一分一秒的转动。

    而随着时钟转动。

    十月一日的下午三时,庄严肃穆的开国大典终于到了升旗阶段。

    林远拿着他那块怀表,站在伟大领袖以及一群功勋身后,就这么看着前方。

    随着领袖宣布伟大祖国成立。

    下面响起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林远也跟着鼓掌。

    而此时此刻观众虽然激动,但还是看出了,这里的拍摄用的居然是真实和虚幻结合的手段。

    而且结合的是那么完美。

    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林远庄严的看着前方,看着国旗升起的方向。

    鲜艳的国旗升起。

    在二十多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就这么升了起来。

    他的眼里闪出泪水,眼泪根本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

    感动,幸不辱命,骄傲,自豪,各种情绪充斥在他内心深处。

    但此刻对于林远来说,他其实更庆幸,庆幸自己承担了责任,庆幸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光影倒转。

    他的步伐一步步向前,从门里走了出来,脸上满是坚定。

    也是这一刻,很多观众看到林远身旁有一行行白字。

    林远,号裕民。

    京都市政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

    49年开国大典所用的旗杆和自动升降装置,由他亲手设计完工……

    这是他的资料?

    有观众回过神来,这才明白原来这个故事居然是真实存在,而不是被捏造出来的。

    所以当年升国旗的时候,确实遭遇到了这么多问题?

    年轻一辈迫切想知道这事的答案,老一辈浑浊的眼睛里却满是泪水在不断转动。

    而随着林远兴奋地高高跳起。

    一行白色的字出现,印证了他们的猜想:本故事源于真实历史事件。

    《前夜》就这么在他们的感动和自豪当中结束。

    但在那一刹那,很多观众完全没回过神来,他们觉得没有看够。

    甚至明明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可很多人却发觉,时间仿佛嗖的一下就过去了,而且刚才那个单元,和他们以前看到的主旋律完全不一样。

    甚至于要是没人说这是主旋律,他们都不会意识到。

    也就在他们回味着《前夜》,感慨国内主旋律电影居然拍的这么完美的时候。

    又一个单元出现。

    不过这一次,原来的毛笔已经变成了钢笔。

    数字的1949也变成了1997。

    这两个数字几乎所有华国人都知晓,也在敏锐的感触中,把脊背挺的笔直,那是自豪。

    因为一个是开国大典。

    另一个,则是港城回归!

    庄严肃穆的现场。

    一脸坚毅的升旗手。

    掐着表看着时间的领导。

    还有那目光不善的外国人。

    以及等待着港城回归的港警。

    他们都在盯着表,在飞机滑过港城上空的一刹那,期盼着祖国领土的《回归》。

    《前夜》之后,《回归》接上。

    钟兴回神,然后四处看了看,陡然间他发现整个影厅的人数好像变多了。

    是多了吗?

    他忍不住开始用视线去数。

    还真的多了,刚才不到十个人,现在有十多个,好些人是被朋友叫过来的。

    没赶上前夜,但至少有回归。

    相较于前夜的开国大典,回归的剧情就是港城回归。

    不过薛小璐的拍摄风格跟钟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习惯以小见大。

    后者则喜欢用好几条线,将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还习惯于在台词中添加些耐人寻味的话。

    就比如故事开篇的修表老头,在和自己的港警媳妇交流的过程中。

    媳妇说:“表的机芯都坏了几十年了,修不好的,我情愿戴电子表,比较安全。”

    面对媳妇的话,男人很认真的修着表,嘴上说:“别人修不好,我能修好,全港城懂这种机芯的不够十个人……”

    几十年里,他修的是表吗?他修的分明是一种期盼,是回归。

    还有那电子表,不明显是代表了港城一直在别人手上,看似被旁人保护,但其实一直都在被他人拿捏。

    简简单单不到一分钟的镜头,被红姐和龙哥演的特别自然。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俩人就是港城人。

    耐人寻味却又十分自然的画面过去,紧跟着,故事到了港城警署。

    一帮港警们嘴里嘀咕着:“都已经十几天了,他们到底在谈什么啊……”

    他的表情多少有些不耐烦。

    却被莲姐一下子呵斥。

    莲姐说着,抬起手看着自己的电子表,十点五十六分,画面在这一刻倒转。

    一个转场之后,便迎来了港城的谈判。

    “1984年的联合声明,虽然规定了7月1号归还港城,但并没有说具体时间。”英方代表又一次说起了这个理由。

    而华国这边的谈判方,则完全不进他们的陷阱,反而目光坚定,语气严肃道:“我们这帮人就在这里谈这么久,不就是为了确定港城回归,然后敲定相应细节?”

    “可是我不明白为何这个细节你们这么在意。

    这是合乎逻辑的吗?

    我们的国旗7月1日0时0分0秒降下,毕竟那一秒,我们的国家对港城的拥有权才结束。”

    面对着眼前谈判的外国人,华国谈判领导仍旧坚定的回应道:“零分零秒升起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

    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可对我们是开始。”

    话说到这,谈判领导脸上带着复杂却坚定:“自华国成立以来,哪怕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始终在维护和尊重你们在港城的权力。

    可今年不同了,154年了,港城回归华国,我们不想,也不能再多等一秒了。”

    说完他直接站了起来,而后带着整个团队出门,步伐稳健,目光坚定。

    随着他们离开。

    故事镜头倒转,那是故宫。

    严肃的话语,随着镜头闪动在故宫里,“请领导放心,港城回归是中华民族雪耻的见证,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文斌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随着那道坚定的身影从故宫大门走出,画面再一转,是那个外国人叫住了他们。

    细节,还是细节。

    从《前夜》里开国大典林远对升旗仪式里升旗的四十六秒分毫不差,再到《回归》里,港城回到祖国怀抱谈判领导不忍一秒落在国外。

    这仅仅是细节吗?

    不,这就是爱国,真正的爱国!

    一刹那间很多观众明白了。

    所谓的爱国不能是挂在嘴上,而是应该在行动中体现。

    也是这一瞬间,观众从《前夜》来到《回归》。

    感受到了整部电影的一脉相承。

    品味着依旧是那么精彩的故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在《前夜》中走向《回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