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帝国的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新的设计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只看眼前的话,这桥根本就没必要修建,延误工程进度不说,还要投入大量的钱财进去,还不如直接改道。

    但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修这跨山大桥就十分的有必要。

    因为郡直道可不是光给百姓出行的,它的主要目的除了作为商业通路带动整个百越的经济之外,还承担起连接各郡从而提高百越地位的重要战略意义。

    诚然,如果改道的话暂时是省下了不少的财政开支,但以后呢?

    每次商队经过都要多花费一天的路程,这一天的路程白白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了?

    长期以往,累计起来的开支又有多少了?

    而且现在有机会给他们改道,但世事难料,以后总会遇到那种想改道也没办改的情况。

    但现在如果让方寻把这座跨山桥梁修建出来了,工程队还能趁着这个机会向方寻学习搭建这种桥梁的技术,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冯智戴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一时之便和世代方便,孰轻孰重他分得清。

    所以这座桥,非建不可!

    既然冯智戴已经下定决心,方寻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随便找了一块岩石坐下,拿出文房四宝就开始着手画起了图纸。

    之前画的那张也不是不能用,但也只能是作为草稿为方寻带来一些灵感。

    而不能在原图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因为要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究其原因,还是地理问题。

    因为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

    这也就是所谓的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其实强风对于桥梁的影响,比一般人所认为的要大得多了。

    普通人可能不会了解,但学建筑,特别是学桥梁设计专业的同学对一个事件绝对是印象深刻。

    那就是鹰之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倒塌事件。

    当时摧毁这座大桥的仅仅是八级海风而已,虽然这个强度的海风对于内陆算是强风了,但对于海面来说只能算是小儿科而已。

    既然设计的是海峡大桥,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没考虑桥梁的抗风能力吗?

    事实上也确实是考虑了,而且建桥时设计师原本的设计就是抗十二级狂风的。

    所以当塔科马海峡大桥倒塌时,所有人都懵了。

    因为设计塔科马海峡大桥的设计师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而是莱昂·莫伊塞夫!

    他是谁?

    这可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悬索桥的领军人物,也是全钢制桥的早期推行者!

    也许是为这座当时世界排行第三的悬索桥融资并不算顺利,又或者是莫伊塞夫想要趁此机会改革创新。

    反正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最后莫伊塞夫采用了2.4米的普通钢梁代替原计划中7.6米的桁架梁。

    这不仅将建造成本大幅降低至640万美元,还使得大桥更加的纤细优雅。

第九十七章 新的设计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