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问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选司郎中下狱,验封司郎中被免官,左右侍郎罚俸半年,其余郎中、员外郎和主事全部罚俸一年。
这件事在朝野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谁都没想到,孙承宗的第一把火竟然烧到了自家吏部身上,而且还遍及吏部所有的官员。
令人惊叹的是,吏部这些官员被处罚之后,居然个个都一声不吭,似乎毫无怨言。
孙承宗的行事风格是滴水不漏,在整治之前就已经请示过朱由检,拿到了准信。
而做完这些处决之后,孙承宗又立即把这些官员犯错的原因罗列出来,整理成奏本,上报到宫内等候审批。
朱由检的处理也很迅速,当天就批准了,明发上谕。
这下子朝官都知道吏部的官员为什么忍声吞气了,原来是被孙承宗捏住了把柄。
孙承宗这样的举动,一下子就镇住了许多人,重返朝堂的第一次亮相,效果甚佳。
原本私下嘲讽孙承宗是“泥塑”尚书的人,现在一个个都紧紧闭上了嘴巴,生怕有什么不好的风评传出去。
吏部向来是政治的风向标之一,看到这个处罚结果,不少人心有预感,新一场政治风暴又要来了。
因为被判下狱的文选司郎中李尧德,大部分朝官都知晓,他是前首辅韩爌的门生。
而前一阵子上疏请求起复韩爌的人,最积极的就是这位李郎中。
尽管经过阉党数年的打压,但是东林党的政治势力还非常强大,尤其在民间有巨大的影响力。
孙承宗这样的举动,被人视作是东林党内部的决裂。
毕竟在之前阉党效仿《水浒传》编撰的《东林点将录》上,韩爌被列为天微星九纹龙大学士,而孙承宗则是地短星出林龙大学士。
两人同属守护中军大将十二员之列。
在有心人看来,孙承宗自然是属于东林党的元老之一。
孙承宗当了吏部尚书之后,不拉自己人一把就算了,居然还反过来下黑手。
这引起了东林一系文官的不满,情绪暴躁的言官们已经上疏弹劾孙承宗了。
……
这一天下早朝后,朱由检召孙承宗到文华殿议事,顺便让王承恩把那些弹劾的奏本也带过来。
“老大人请看,这边是弹劾你的奏本,理由是把持朝政,滥用职权打压异己,让朕迅速将你罢官回籍,朝令夕改,这是想拿朕的威严当玩笑吗。
还有不少弹劾朕的,说什么朕任人唯亲,虐待朝官,打击言路,这帮言官真是吃饱了撑着不成,一天天也不干点实事。”
孙承宗接过奏本看了几眼,笑道:“看来是背后有人不希望老臣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过是些许宵小之辈罢了,陛下不必生气。”
朱由检冷哼了一声,道:“这些言官都沦为某些政治势力的马前卒了,已经丧失了原先独立的立场。
什么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事情都拿来上疏奏报,这样的风气很不好,朕有意取消言官风闻奏事的权利,老大人认为如何?”
这个问题倒是出乎了孙承宗的意料,仔细想了一番,孙承宗道:“言官风闻奏事是祖制,要更改只怕不易。”
听这个语气,朱由检便知道孙承宗有办法,道:“不易,那就说明是有办法的,老大人不妨明言。”
孙承宗道:“君命如山,这件事其实很简单,陛下直接下一道谕旨,以后风闻奏事的奏本一概不理即可,只不过,陛下可能会因此事背上骂名。”
若是换做是爱惜名声的皇帝,单凭这句话,孙承宗可能就要被砍头了。
不过孙承宗也不是无的放矢,相处这么一段时间,他大概知道朱由检的脾性,是个一心想做实事的。
骂名而已,朱由检不在乎。
史书上喷崇祯皇帝的可就太多了,按照这批文官的尿性,只要不符合他们的心意,都会被喷。
朱由检见识过“键时代”的喷子,觉得估计就是这帮言官的跨时空传人。
太能折腾了。
&n
第五十四章 问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