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二我真的没有不老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郑家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郑先端坐在马车上。

    早在三天前,他就将东西全部都收拾了,就等诗会结束,赶紧跑到赏地。

    他可不想和李承乾有太多来往。

    况且。

    自己也写了一份告病的书信给李承乾。

    郑先拉开帘子,抬头看向远处。

    蔚蓝的天空中飘落几朵白云。

    一个时辰过去。

    郑先新鲜劲已经过去,现在只感觉身子都快被颠散架了,拍了拍车窗:“富贵,还有多久才能到。”

    “公子,估摸着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郑家庄。

    马车稳稳停在村口。

    人们放下手中的农活,纷纷聚在村落上,他们早就收到消息,华县男会来庄子视察。

    富贵很有眼色的将郑先扶下马车,站在村口,大声道:“谁是管事的,站出来,华县男先来封地视察,还不速来迎接。”

    当听到眼前锦衣少年是华县男,人们眼底闪过诧异。

    想不到华县男竟然如此年轻。

    纷纷跪倒在地,诧异转瞬即逝,眼中只剩下麻木和漠然。

    对于他们来说,谁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都一样。

    心中却希望,眼前这个身穿锦衣的少年不要让赋税太过沉重。

    一个白花花的老头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脸上因为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整张脸已经变得黝黑,脸颊上的沟壑说尽了沧桑,身穿的麻衣已经缝缝补补太多次,满是补丁。

    郑先见老者又要跪下,连忙拉住。

    “老人家,不用跪我,让他们都起来吧。”

    一间茅草屋搭建的院子中放着一个石磨,郑先坐在上首,听到老人的汇报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这块土地在册八百户,人口大概二千多,猪五十二头,牛五头,鸡鸭鹅几百只。

    就是这些牲口,还是从这些人口中省出来粮食喂养。

    据他了解,在李世民将东突厥打灭之后,朝廷就颁布了一系类的轻徭薄赋的律令,这目的也是为了能让老百姓们过个安稳日子。

    然而就是这样。

    老百姓们能吃顿饱饭,就算丰收了。

    郑先站起身来,看向众人。

    小孩子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身穿华丽的陌生人,眼中满是胆怯,向娘亲的怀抱里拱了拱。

    他看到了众人眼中的渴望。

    “富贵,去找几个壮汉,今天晚上将公猪全部都杀了,煮上几锅,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吃上,若是能够剩下,各家各户均分。”

    夜晚来临。

    繁星点点,月亮格外的亮。

    郑先靠在一张摇椅上,眼前不时有萤火虫从眼前飞过,听着众人的欢声笑语,嘴角微微上扬。

    老者的名字叫做付三,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叫他付伯,也是村子里最有威信的老者。

    付伯眼底闪过担忧,村子里的猪都是大家一口一口省出来喂养的,现在只剩下五六头下崽,虽然他知道华县男是为了村子的人吃口荤腥。

    但……他心中隐约担心郑先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这样下去村子里的赋税只会更加苛刻。

    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佃农,若是惹怒了华县男会祸及整个村子,但有些事情只能他这个带头人讲出来,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躬身道:“老朽拜见华县男。”

    郑先一看是付伯,立马吩咐富贵从身边端来一个凳子,脸上带着笑意:“付伯,有事情吗?”

    见郑见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付伯松了一口气,这才支支吾吾道:“华县男……老朽虽然在乡野,但也时常听见华县男的丰功伟绩,老朽……”

    郑先知道付伯这是在吹捧自己,为了自己让赋税不要太沉重。

    郑先微笑道:“付伯,我心里清楚,吃肉和赋税不冲突,除了朝廷应缴的赋税,我只收你们两成。”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时代教育的他,实在是难以想象和平年代,还有女孩子因为没有裤子整日在家中,还有人会饿死。

    作为一个庄主,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让他手底下的人吃饱穿暖。

    至于为何会收两成,很简单,这些粮食他准备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若是发生饥荒,庄子里的人还能活下来。

第十九章 郑家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