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日月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顶撞老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在想黄师傅刚才朗诵话里的意思,我觉得黄师傅应该先给我们先讲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爷的,就愣下神,至于找我麻烦嘛,既然如此,那可就不能怪我了,都是你自找的。

    朱济熺嘴上说着,心里直骂黄子澄。

    并想好了应对之策。

    “伸手!”

    黄子澄高高举起戒尺。

    “本世子没错,为何要接受惩罚?”

    其他的小王爷们闻言看了过来,讲课的几位师傅中,就属黄子澄最为严厉,苛刻,不近人情。

    几乎每个人都挨过黄子澄的戒尺。

    这也就罢了,这家伙还老在陛下面前告状。

    见朱济熺顶撞黄子澄,都投来崇拜的眼神,就差摇旗呐喊了。

    “刚才吾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晋世子没有听见吗?”

    “听见了,黄师傅的意思就是道理不用明白,读的多了,自然就会懂,这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我们要老师何用?自己学不就得了!”

    朱济熺仿佛是在演讲一般,摊开双手向其他王爷炫耀。

    “黄子澄被气的吹胡子瞪眼的,问道:“吾讲了,像郢王这般年纪,也是听不懂,先熟读背会,日子久了,自是会悟到其中道理。”

    “黄师傅错了,正因为郢王这样年纪小,才要抓好启蒙教育,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只会减少小孩子思考问题的灵性。”

    朱济熺内心直发笑,这个蠢货非要跟自己理论。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喝完酒下可评头论足街头巷尾的小事,上可指点江山,数风流人物。

    对于唇枪舌战,这些饱读诗书的酸儒哪是自己的对手。

    “这都是圣人之法,难道还能有错?”

    “孔夫子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请问黄师傅,这是不是圣人之言,我照圣人所言学之,何错之有?”

    “哼,吾学士有限,教不了汝等,既然晋世子有理,就去跟陛下说吧!”

    黄子澄脸色铁青,将戒尺一摔,拂袖离去。

    “晋世子好样的!本王早就看这老家伙不顺眼了。”

    辽王朱植喊道。

    “十五叔见笑了。”

    朱济熺行礼道。

    这位辽王朱植,明初的九大塞王之一,也在朱济熺准备拉拢的目标人物之烈。

    再过四年自己推朱允熥上位,这些个手握重兵的藩王,即使不能出兵相助,只要隔岸观火,就足够了。

    辽王朱植已年满十八岁,过了年,就会前往就藩。

    辽国,建藩于广宁,封地紧挨燕地。

    九大塞王,是朱元璋为大明边境,设置的一道防线,九国合计统兵近七十万。

    大明一半精锐,尽在九地。

    尤其是宁王朱权,统帅甲兵八王,战车六千,手中更是握有能征善战的朵颜三卫。

    只不过,在历史上,也就是四年后靖难之役尽归燕王朱棣之手。

    成为朱棣攻入南京的一把尖刀。

    辽王朱植并不是九大塞王中年纪最小的,但却是最后一个就藩的。

    宁王朱权,谷王朱橞都比朱植年幼,却在洪武二十五年

第十六章 顶撞老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