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58残明血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全取山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到前线最新战报,李柘悬在半空的那颗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自古以南方为基础,扫平天下,只有明太祖一人而已。

    面对享国未久,军队依旧有战斗力的满清而言,若不是平南军政策和器械优势,又钻了熟悉历史的空子,李柘恐怕还真的会出师未捷。

    很多大臣都不赞同此时发动东线攻势,理由有很多,最大的理由就是江浙初定,根基不稳。平南军连年作战,兵力疲惫。

    李柘并不觉得他们说的没有道理,但是,他有自己的思考:若是任由满清发展火枪新军,大周的器械优势会变得越来越小,那么将来战斗,会越来越难。

    加上满清在北方的骑兵集团优势,真拖到大臣们以为时机成熟的时候,会多死多少人?

    李柘不敢想,也不想去想。

    在江浙推行平南军政策、取消士绅特权,重建基层权威为何困难?

    除了江浙本来的家族团结优势以外,李柘的人认为三个以江浙降兵为主的新建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要这三个新建镇还在南京周边,江浙士绅好像就有了底气和依仗一样,自以为可以用盘根错节的宗族关系、乡里关系,像以往那样渗透进军队里。

    不管这样的事发生几率如何,李柘决不允许。

    所以才有了调开三镇,分别加入东线进攻的命令。

    士绅们肯定能意识到,不过那又如何?

    现在在江浙,建制最全的,是李柘的亲军镇,以及送第一军北上回返的东洋、南洋舰队。

    在这样的威慑下,在只要缴纳关税、即可准许自由出海贸易的政策下,平南军政策被强力推行开来,仅仅两个月,在江苏、浙江就收到了商税,关税等三百万两。

    帅府参谋部对战事的推演比较准确。

    说是东线攻势,其实到了现在,第三军、第四军的佯攻也早已达成了主攻,第三军已至洛阳,第四军在信阳与图海激战。

    大周军队推进到黄河防线,是早晚的事情。

    新一年的官吏资格考试已经全面在各省铺开,政务大学毕业学员,已经被安插至新占领区各处,南京满城的城墙已经被扒掉,房屋被清理,重新分配。

    李柘不喜欢住在已经被弄的乱七八糟的前明皇城里,他和郑采薇都喜欢住在原先的两江总督府,占地广阔、园林精巧,还不失亲民之意。

    红叶成了新的周王府的女官,仍兼任伤兵署负责人,如今也多了一重身份,周王侧妃。

    人逢喜事精神爽,面对前线不时报至的捷报,李柘更是神清气爽,每天处理完政事军务,就是抱着儿子在后花园里溜达。

    “苍水、你说南洋舰队是调回广州,继续坐镇南洋,还是趁此机会,北上再搞一下?”

    李柘一开始就想集结全部舰队与第一军直上天津卫登陆,直捣黄龙,只是自从大周占了江南,京城至天津就成了满清训练新军的重地,根据情报,满清一口气练了5万人,更是有蒙古骑兵五万,八旗骑兵两万,主帅由鳌拜亲自担任。

    面对这样的骑兵优势,李柘实在是不敢冒这个险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全取山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