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0章 接收邠州、泾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晔给杨守业留了十天时间。

    当然不是为了杨守业而特意推迟十日。

    这十日,本就是大军出发前,筹备和调集物质必需的时日。

    即是说,不管有无杨守业去劝说,朝廷兵马都会准时进入邠州。

    因为据新近各方来报,杨守信和玉山军确实如杨守业所说,已疲惫不堪。所以,杨守信若是识趣,听了杨守业的劝,主动放弃邠州,省得朝廷动手,自然是好的;若他不识趣,朝廷以武力夺取,相信也不会有太大耗费……

    距十日之期尚余两日,杨守业自邠州归来报喜,杨守信愿意交出泾州,还亲书一封请罪信。

    杨守信所请的罪,并非他去年曾领玉山军进犯宫阙、欲劫持天子,而是他辜负了天子厚望,领兵出征邠宁,却迟迟未能建功。

    李晔回书一封,原谅了他的过失,并许诺他回京后的优待。再派杨守业手持书信,同赤颜军一道奔赴邠州。

    随后,赤颜军入驻邠州。

    杨守信及余下被缴了兵器的两千玉山军卒,在梨园寨驻军的“陪同”下返回京城。

    李晔兑现承诺,授予杨守信左骁卫大将军的三品官衔,实际不再掌有任何职事,让他在京城中安享富贵。

    而且安抚好杨守信,还另有用处。

    南征三川时,李晔预备将杨守信也带上。

    杨守信本名訾信,山南节度使杨守亮本名訾亮,二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至于那两千玉山军卒。去年出征梨园寨时,李晔亲眼见识过,算的是精兵悍卒,而且与被俘的凤翔降卒不同,玉山军常年驻守京城,本是禁军,虽受杨守信调派,但军中不乏效忠天子的风气。

    故而李晔全盘接受了这两千玉山军卒,将他们打散后分别编入各军。

    顺利接手泾州后,还要不要继续出征北面的宁州,相对来说已不是太重要了。因为朝廷得泾州,是为了保关中无忧,是为南征三川做准备,而宁州则无此战略价值。

    李晔也未给出明确指示。

    看孙氏父子自己的取舍吧。

    他们若满足于邠州一地,便止兵不前,若急于建功,同时也为自己多谋得一州兵权,便继续兵发宁州。

    而李晔当做的,是向苏文建发出诏令,调其入京任职。

    截止目前,苏文建未有回复。

    ……

    ……

    接管邠州的同时,派往泾州的牛徽也传来喜讯,李思恭愿意让出泾州,以换取灵州。

    李晔象征性地拿到延英殿内议论一番。

    诸大学士倒也识趣,知道天子正在谋划收复泾州之事,故而纷纷赞同。

    而且,他们也存了和牛徽同样的想法,反正灵州已不在朝廷手中,是回鹘人夺去,还是党项人去夺,实际都与朝廷关系不大。而朝廷能凭着一纸空头诏令,便拿回泾州,稳赚不赔。

    只有康承业私下与天子

250章 接收邠州、泾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