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章 让李思恭交还泾州,退回夏绥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剿贼,凡有天子诏令下,无不遵从,忠心昭昭,日月可鉴。
“然而,另有古语曰,君不密则失臣,圣上用心不公,朝廷奖惩不当,罔顾李氏之忠心,欲横夺泾州,如此行事,何以服众?今李氏非是不遵诏令,乃为天下公道计,不敢相从。”
牛徽这番话同样听得有些莽撞,其实是在模拟李思恭的回复。
如今四海纷扰,朝廷诏令早已在京城外失效,朝廷若不自知,不妨我李思恭来提醒一下……
李晔答道:“夏州李氏一族向来尊奉朝廷,朕自是知道,你们应诏南下,共除凤翔逆贼,朕更是感念。如此,念你们攻占泾州不易,朕另为你们谋求州县,以换回泾州,如何?”
牛徽回道:“李氏如何敢与圣上讲条件?唯愿驻守泾州,替圣上和朝廷打理此地,此心足矣。”
这样一来,便等于是将和谈的路径堵死了。
这也是李晔为何不能直接下诏令,而要先派人去私下勾通的原因。
双方谈条件,不只是看最后给出的条件如何,首先,要有谈的余地……
李晔改问道:“依卿看来,朝廷便不能拿回泾州了?”
这已是改换了语气,是在向牛徽问计,而非模拟双方交锋。
牛徽自是听得出来,也改用恭敬的语气回道:“依臣愚见,世上之事,只要有心,便无绝对二字。臣以为,于泾州一事,朝廷至少占有两个先机。
“李思恭垂涎泾原,应以原州为先,泾州次之。如今单得一泾州,岐州在前,后有原州阻隔,远离夏绥之地,其实并不稳固。李思恭必是明白这个道理,若无原州为援,泾州孤悬在前,不能长久。此其一。”
“党项人内部落林立,李思恭若要威服各部,需借助朝廷赏赐的名分,轻易不敢与朝廷相抗。此其二。
“有此两个先机,朝廷若想收回泾州,也并非不可能。”
牛徽不敢把话说得太肯定,只用了可能二字。
如何将这种可能转化为必然,就得看朝廷肯许以多大的名利,以劝服李思恭让出泾州……
牛徽觉得他的意思已表露得很清楚了,可等了片刻,却仍未等来天子答复。
牛徽只得追问一句:“圣上以为如何?”
李晔当然明白,要想说服李思恭归还泾州,又不愿动武,便只能以利换利。
可朝廷具体当拿出多少“利”,他沉吟未定,反问道:“牛卿以为,如何才能让党项人退出泾州?”
“军机要务,臣不敢擅言。”
牛徽不敢轻易回答。
若给出的名利少了,李思恭不答应,那便是在误导天子,有辱使命;若给的多了,传到朝堂上去,指不定会被人如何痛骂……
可他得来的只是天子的再次催问:“但说无妨。”
牛徽只得小心翼翼答道:“臣以为,自韩节帅离开后,灵州便成了番人争抢之地,朝廷也迟迟没有指派接任人选,倒不如交与党项人……”
见天子没有回应,韩逊再解释道:“灵州番民,以回鹘人居多,党项人次之,又为膏腴险要之地,李思恭自然垂涎。朝廷以灵州换泾州,他必定会答应。
“再则,朝廷已对灵州失去控制,与其交与久失恩信的回鹘人,倒不如交与李思恭。如此,朝廷既无丝毫损失,也借李思恭之手夺回了灵州,可一举两得。”
247章 让李思恭交还泾州,退回夏绥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