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7章 威远大将军制成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其实他哪知道各种铜之间的区别,但这些铁匠们既用了黄铜,便说明此铜最好……

    李晔再问:“这炮身,你们又是如何铸成的?”

    “先做成模子,再以铜水浇灌而成。”依旧是那名年轻铁匠来答。

    看来此人虽年纪不大,但在这些铁匠中威望不低,故而推举他出来与自己问答。

    李晔还想再问一下如何制成炮身模子,是不是泥模,又如何浇灌,如何冷却……

    可最终他一个也没问。

    倒不是担心再出现尴尬的场景,而是他多少有自知之明,这些具体的工艺,即便匠人们详细回答了,他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问之无益。

    李晔只再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如何打磨内壁和炮膛?”

    “在轮车上套上同口径的六棱钢钻,从炮口伸入,再转动轮车,便可抛光打磨……伸至炮膛处,再换一大小钻头便是……”

    “妙!妙!”

    李晔不由得拊掌大笑。

    他听懂了,所谓的轮车和钻头,已几乎等同于现代的车床作业了,只是没有电力驱动。

    古人重道轻术,关于技术工艺上的记载甚少,所以李晔研读唐史,却不知道原来此时的匠人们已懂得了巧用物理之力。

    此时听来,又如何能不啧啧称奇。

    李晔另唤过黄万年,令道:“凡参与制作火炮的,尤其是这些铁匠们,重赏。”

    ……

    事后,李晔还特地去神机营内考察了一番。

    依次见了匠人们建模的灶台、铸炮的土窑、及轮式车床后,他不得不感叹,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尤其是当他听说,所有这些灶台、土窑等,都与外面的不同,是匠人们在铸炮的过程中反复调试、改制而成。

    而轮式车床更了不起,为了给炮筒内壁抛光,他们想尽了办法……最终从踩水的筒车上得到灵感,制成了这架车床。

    唯一遗憾的便是铸炮的模具,只能是一次性的,辛辛苦苦制成后,只能浇铸出一枚炮筒,便不能再用。

    肯定有可以反复使用模具的方法,只可惜李晔也不知道……

    考察完制炮器械后,在试炮之前,李晔已有了更多的信心。

    同时,对这些铁匠,不能只是钱财赏赐。

    因为他们确实有手艺,又有头脑,而且自此后,也算是有了制炮的经验,还可以为自己制出更多火炮来。

    尤其是那名只三十出头的年轻铁匠,名陈石原,轮式车床便是他想出来的,听说祖上几辈都是铁匠,原籍淮西一带,是当地有名的匠人。

    出于改变匠人为贱民观念的考虑,李晔没有除去这十二名铁匠的匠户籍,反恩赐他们御用匠作的身份,又在神机营下特设一衙门,名御作间,令陈石原主事,其余十一名铁匠一并入御作间为吏,又恩准他们广招匠人、学徒入内,继续研制火炮。

    基本的保密措施也是要有的。

    神机营只管配制火药,包括黄万年和张公雷,均不得参与御作间内制炮流程。

    李晔另嘱咐黄万年,凡神机营和御作间内匠人出入禁宫,得留意他们的关系来往,谨防混入奸细。

237章 威远大将军制成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