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8章 重开殿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偏偏又不能明着跟天子讲。

    怎么讲,说这是我们利益均分后的结果,有助于稳定朝堂?

    虽然事实如此,但这话却绝不能说出来。

    反倒是天子给的道理无法反驳。

    去年朝堂改组,一下去掉了朝中近一半的职位,许多朝官至今还闲赋着,还取那么多士子干嘛?

    且朝廷科考取士人数不定,近年来也是越取越少,天子要减少取士人数,也在情理中……

    “有什么不满的,就当众说出来,嘀嘀咕咕,还当这是延英大殿么?”李晔不想浪费时间来勾心斗角,直接提醒道。

    几人忙坐直身子,一起向天子请罪:“臣等失礼……”

    可到底说还是不说。

    说了便成了天子口中的“不满的话”;不说,没法下去交待,恐怕还得捅出乱子来……

    孔纬是礼部尚书,又兼国子监祭酒,别人可以不说,他却不能不说,只能颤巍巍立起来道:“圣上欲只取十二人,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科考已结束两月有余,所定名额也已论定,士子们无不知晓,皆翘首以盼。此时再删减人数,岂不是失信于人?亦于圣上与朝廷的名声有损……老臣以为,还是先取了这四十七人,朝内没有职务,可以先让他们候着,待有了空缺再补录……”

    “是啊,是啊,老国公此话在理。”

    好不容易有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其余人忙应和道。

    李晔怪问道:“什么叫无人知晓?科考乃国之要务,未至放榜时,朝廷所定名额,数目多少,拟取何人,旁人何以知晓?”

    “这……”

    叫孔纬如何回答。

    科考取士所应一切事务,自是朝廷内务,别说是朝外之人,便是朝内其余无关官员,也不得探听。可即便是在盛唐科举鼎盛时期,这也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种说法,其实暗地里,早在放榜之前,谁上榜,谁落榜,已早传得内外皆知,遑论如今这个时候了。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心知肚明。

    天子拿这个来做借口,似乎有点不讲道理了……

    李晔也没想和谁讲道理,他点名孔纬问道:“孔卿,你身兼礼部尚书与国子监祭酒两职,朝廷科考由你主持,参考学子也多是你的学生,这榜上名录,该不会是你泄露出去的吧?”

    孔纬只有慌忙摆手否决:“老臣绝不敢如此,绝不敢……”

    李晔再问向殿内其余人:“既不是孔国公,莫非是诸卿?”

    其余人也只有争相自保:“臣等实不知情,望圣上明鉴。”

    “朕也不相信是在座诸卿。诸卿皆国之砥柱,亦乃朕最亲信之人,断不会行此违制之举……好吧,此事朕也不追究了。科考乃要务,不容再拖延,孔卿下去后便通告此四十七位学子,三日后再考,择优录取,望其好生准备,不要负了朝廷的爱才之意。”

    李晔此时再次提出重新录取一事,众人唯诺诺。

    若不然,真惹得天子去追究泄露一事,问题将更加严重。

 &nb

218章 重开殿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