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5章 慈不掌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凭吊周济,攻城之事也一并暂停三日。

    但其实,李晔一刻也没放下过。

    只是苦于攻城无策,不得不暂歇几日,而这几日安排全军吊唁默哀,也正可以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之情。

    事实上,李晔与诸将也已不知商议了多少次。

    可除了嚷嚷强攻、替周济报仇外,也都拿不出什么主意来。

    诸将中,康承业一反常态,以往他是军中谋主,建言最多,可在这几日的商讨里,却是端坐入定,一言不发。

    康承业不可能是没主意的人。

    有主意却不说,一定是有所顾忌。

    李晔一时好奇,康承业历来无所畏惧,何时也有了顾忌?

    他单独召见了康承业。

    康承业未出建言,而是先向天子请罪:“不敢有瞒圣君,臣其实早有定策,只因有了私心,故未能尽言。因私废公,臣有愧。”

    他这么一说,李晔便已隐约猜到了:“听康卿之意,当放弃攻城?”

    康承业一叹:“正是。”

    他前番劝阻天子将周济之职转授其子周世安,其实已得罪了部分人,尤其是顺昌军内将领。李晔已有所听闻。

    如今他若再建议放弃攻城,必然会引发急于报仇的大部分将卒、尤其是顺昌军将卒的不满,甚至是恼怒。

    所以他说因私废公,没有当众提出此建议。

    但李晔相信,康承业绝非是担忧惹怒部分将领,会给他本人带来不利影响,他是担心军内有了矛盾,便无法全力对外,故而选择“因私废公”。

    “难为你了。”李晔宽慰一句,而后问道,“我记得,康卿前番曾力主强攻凤翔城,如今为何又突然转变心意,认为当放弃攻城?”

    “正要与圣上仔细说来。”

    康承业随后分析道。

    “臣两度向圣上建言,当强攻凤翔城,一为龙尾陂南伏击得手、尽歼凤翔精锐后,二在圣上从陇州大胜归来之时。其时,兵甲充足倒在其次,主要是军心振奋,军中士卒皆战意高昂,于此时攻城,将卒们必舍生忘死,奋勇向前。有此军心士气,破一凤翔城,如何不能得?

    “再观今日军中,周军使之死,虽激起了部分将校的复仇之念,但也唤起了将卒们心中的畏惧。对大部分底层军卒而言,所求的无非是存活下来,再立些功劳求得赏赐。连战连捷之时,他们眼里只有功劳和赏赐,自然人人争先,虽万难而不惧;而如今新败,周军使又死,他们的眼里便多了惧意和身死,于此时催迫他们攻城,无异于逼他们送死,自然千推万阻,裹足不前。

    “正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一旦泄了士气,便不可战,战则必亡。”

    “康卿所言极是。”

    李晔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既是赞同康承业的分析,更是因为他从来都不赞同强攻城池。

    未料,康承业听得天子如此回复后,忍不住又开了口:“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与否?”

    “但讲无妨。”

    “圣上心怀仁德,虽比之上古仁君亦不多让,臣等亦无不感念在心,时时称颂……只是用兵之道,既不能缺了仁德,但也不可一味讲究仁义。臣冒死之言,唯望圣上明鉴。”

    康承业说罢,忙跪在了天子身前。

    因为他这已经不是在谏言了,而是在当面指出天子的缺点,慈不掌兵。

    “我知道了。”

&n

215章 慈不掌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