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章 臣唯以死相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信中,李晔没有过多谈及杨崇本皈投朝廷之事,也没有说太多空洞的大道理,只告诉李茂贞,此番朝廷与凤翔兴战,无论过失何在,都不应当牵连家眷,伤及无辜。并向李茂贞许诺,若最终凤翔败亡,他不会降罪于任何无辜之人,甚至可赦免李茂贞的几个儿子……
张濬、刘崇望、韩偓等人在一旁看着天子写完这封书信。
再次叹服:圣上仁德。
随后议起了杨崇本南下兴、凤之事。
几人认为,有利有弊。
兴、凤二州原本就归杨崇本实际占有,如今留守兴、凤各地的,也多有杨崇本的旧部,此番由他领兵去收复,当不会有太多阻挠。而于凤翔而言,兴、凤再失,则意味着东面与南面的疆土尽归朝廷之手,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为利。
弊端在于杨崇本乃新降之人,忠心不固,本就在兴、凤二地有根基,如今再放他回到这二地,短时间内固然对平定凤翔李茂贞有利,可长远看来,也容易导致杨崇本实际割据二地,于朝廷不利。
综合来看,眼下以除掉凤翔为主,故而放杨崇本南下的决议无疑是正确的。
但若无长虑,必有近忧,长远的利弊也得适当考量一番。
张濬建言道:“待杨崇本攻下兴、凤后,莫如仿同州之策,让他只掌军事,其余政务赋税,则由朝廷另委任知州管理。”
这无疑是最佳解决办法,在同州也已验证过,将兵权与其余行政、财权等拆开,完全可遏制地方割据坐大。
但韩偓也提醒道:“兴凤二州与同州情况不同,杨崇本也与王氏兄弟不同,同州之策,未必便能在此二地施行下去。”
“有何不同?”刘崇望接过话来道,“他杨崇本不过一新降之人,全仗着圣上仁德,方可继续延喘,还敢违抗朝廷政令不成?再说了,等到凤翔一平,兴、凤两地便处在了朝廷的眼皮子下,他杨崇本还敢造次?”
张濬也同意刘崇望的观点:“以我观来,这杨崇本是个聪明人,当不会做糊涂事。”
这些都是将来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需要立即给出决议,因而李晔也只听听,多了解些四周局势和朝臣的想法,不做任何表态。
这时张濬又提到:“杨崇本去了兴、凤后,当如何处置满存?”
他不提,几人都快忘了,满存才是朝廷亲授的兴凤节度使兼兵马都帅。
可刘崇望、韩偓等人都保持了沉默,未如方才那般积极献言。
因为这是个无法作答的尴尬的问题。
满存并无什么大的过错,反而有功,前番袭扰凤翔,为朝廷反攻梨园寨、奉天等地提供了支援,此番又派人来报信,让朝廷获知了斜谷内的凤翔伏兵,不予以奖赏也就罢了,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褫夺他的兴凤节度使之位的。
然而另一方面,他又屡吃败仗,只能栖身于深山老林里,朝廷总不能罔顾事实,把杨崇本打下来的兴凤两地强行交到他手里吧?
余下还有个折中的法子,便是召满存入朝,给他个诸如左龙武大将军之类官衔很高的武将虚职,让他富贵晚年。
但这里也有个问题,便是满存的声名太臭,尤其是他有吃人肉的记录,还不知避讳的大肆宣扬,闹得世人皆知。
193章 臣唯以死相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