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1章 宋卿何必心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李晔当即回了一封:待攻下石鼻,立即便来取凤翔,宋卿何必心急。

    ……

    就在李晔纠结是继续往石鼻增兵,还是召回飞龙、顺义两军时,从京城方向传来了不利的消息。

    先是朱全忠发表檄文,痛骂宋文通乱国奸贼,人人得而诛之,他要与其割袍割席,只需朝廷一纸令下,他便立即率宣武大军入关剿贼,誓杀宋贼,以证清白。

    接着,陕虢留后王珙、洛阳尹张全义同时张榜,痛斥李茂贞谋逆圣上,陷害忠良,竟玷污东平王、检校太尉、中书令朱全忠名声,他们急于义愤,要出兵关中,与朝廷一道绞杀逆贼。

    且这二人动作极快,已集结人马于崤函道内,进逼潼关。

    王珙乃河中节度使王重盈之子,自王重荣死后,河中一百八十度大转向,开始亲近宣武、疏远河东。

    张全义自不必多说,早臣服在朱全忠膝下。

    所以,不管这二人如何申明,他们敢出兵关中,必是受朱全忠之命。

    先前朝廷公开李茂贞书信,为的便是提前斩断朱全忠的邪念,不成想,朱全忠竟能将计就计、换一个名由来干涉关中,果真不负狡诈之名。

    与京城消息一道传来的还有韩建的求救。张全义倒也罢了,但王珙觊觎潼关不是两三天的事了,此次借剿贼之名妄图涉足关中,分明就是想夺取潼关。

    潼关不能失。

    更不能让关东兵马进入关中。

    李晔与诸臣商议后,立即向王珙与张全义二人颁下诏书,赞赏他们除贼报国的忠心,安抚他们急于义愤的心情,但严厉斥责了他们向关中兴兵、欲增添关中百姓动荡之苦的举动,勒令他们立即解散人马,息兵止戈。

    光一纸诏令的效用显然是有限的。

    李晔另急调司马邺部华州兵回援华州,并让他带话给韩建,只管安心御关东之敌,背后有朝廷撑腰,且华州于潼关前所杀之敌,与凤翔同,朝廷一并记功封赏。

    司马邺长出一口气,忙领军东归。

    当初他出华州时,韩建私下里给他下了命令,此番随朝廷征讨凤翔,只做做样子即可,切不可当真冲杀,致使华州兵力受损。韩建给他的伤亡数是不得超过五百人。

    这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比于其余禁军各部,他们华州兵在朝廷眼里就是外人,到了战场上,自然是被当做炮灰来调用。

    司马邺一直为此事发愁,每天都在心里构思着,若天子给他派了艰巨的任务,他当如何委婉地推辞,又不触怒龙颜……

    谁曾想,自入凤翔后,天子和朝廷给他们华州兵派的全是不用拼命的活,也没短了他们的粮草饷钱,部队伤亡数更是不足百人。

    以至于,司马邺暗地里竟有些愧意……

    劝谕陕虢、洛阳的诏书和华州兵俱已东去。

    且不管诏书能否阻止关东之兵,韩建能够守住潼关,就眼下局势而言,此事无疑给李晔和朝廷提了个醒,必须得尽快拿下凤翔,以免李茂贞继续做妖,夜长梦多。

    可李茂贞死守不出,便是坐看朝廷兵马围攻石鼻也不救,又如何得攻破凤翔城?

181章 宋卿何必心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