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8章 李茂贞的直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带来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息,龙尾陂上的邓筠部正意图从北路突围。

    北路?

    为何又是龙尾陂北……

    李茂贞一愣。

    随即恍然大悟。

    “取我坐骑来!”

    “给我套上甲衣!”

    “传令,全军集结,准备随我出发……”

    一连串紧急的号令从李茂贞口中吐出。

    其实李茂贞仍未明白天子的意图何在。

    但多年的行伍经验,带给他一个强烈的直觉,此次与朝廷大军的决战地,并不在龙尾陂上,而在龙尾陂北面。

    以至于,他已不放心李茂勋代为指挥,而要亲赴龙尾陂北大营坐镇。

    ……

    ……

    萧关下。

    韩逊一行自灵武出发,出鸣沙,趟漠海,绕平原,历时大半个月的艰难跋涉后,终于达到了朝那萧关下。

    此处清水与泾水相连,六盘山横亘在前,环眼四望,皆是随风摆动的芦草,似在欢迎他们这群久别中土的远行人的归来。

    回顾这半月来的艰难行程,尤其是横穿黄沙漫天的漠海时,每次集合队伍点名,就会发现又凭空少了几人,他们或是迷路了,或是太过疲惫而掉队了……这些人将永远埋葬在这片漠海中。韩逊也没有派人去寻找这些失散的人群。他不想队伍里再掉人。

    而途径原州治所平原时,韩逊选择了绕行乡野。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他们回归中原,对于关中的形势,韩逊多少还是了解一些。

    从灵州出发时五千六百多人,如今还剩五千人,只减员几百人,在韩逊的接受之内。

    只需再翻过眼前的六盘山和夹山修筑的萧关,便可沿萧关道直入关中,沿途再无天险。

    韩逊在两天前便抵拢萧关,停驻老龙潭边。

    一方面,是安顿队伍休息几日,以缓解不断跋涉带来的疲劳,尤其队伍里有不少妇女童稚;另一方面,派人去山里探路,设法绕过萧关。

    可得来的消息却让他失望了,萧关夹山而筑,守住出六盘山的唯一一道豁口,其余山野荒径,或可进山,但绝无法通行大队人马。

    更不利的是,萧关内人马声鼎沸,似有重兵把守。

    韩逊也知道,他们数千人的队伍在原州境内穿行,不可能不为人察觉。事实上,平原城内未派人马来追击他们,已是出乎意料的喜事了。而萧关做为萧关道上最大的关城,不可能再无防备,放他们轻松南下。

    韩逊不想强攻,一来队伍里兵丁有限,不足两千人,二来萧关本天险,不宜强攻。

    他派了人去萧关交涉,申明他们乃奉天子诏令入关,希望对方能开城放行。

    结果,城内声称天子受张濬等三贼胁迫,此诏令无效,并劝告韩逊一行人返回灵州,否则兵戎相见。

    出使的人还带回来一个情报,萧关内多立的非泾原旗帜,而是凤翔的旗号。

    韩逊了然。

    已多说无益。

168章 李茂贞的直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