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8章 下诏讨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搬运刀枪棍棒等兵器和驻营所需物件,将卒几乎是空手行走。

    唯一不作美的,是恰逢小雨连绵,道路泥泞。

    但这并非主力大军行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李晔亲领的主力大军,由邓筠领三千同州军卒充当先锋官,走在最前方,次之为司马邺所领华州兵,再次之方是李晔所在的中军,除赤颜、顺昌两军外,另有三万提供劳力的民壮,最后殿军为孙揆部定都军。人数臃肿,加之多为组织无度的百姓,自然不能再要求行军速度了。

    也亏得事先有过乡练,民壮们多少操练过一段时日,所以他们还能在没有军卒恐吓甚至抽打的情况下有序前进,这本身就很难得了。

    另一方面,李晔在等待夏绥和灵武两地的消息,以便协同进军,不能一味求快。

    今天是四月十三日,上次收到两地回复是在一个半月前,韩逊和李思恭两人均承诺会依照密令于三月底准时出兵。

    如今距朝廷再派使臣又过去了一个月,两地至今没有回信,而泾原以北,也无任何战事的消息传来。

    韩逊那边有可能是路途艰辛,尚在艰难跋涉中,而李思恭的定难军……李晔怀疑他是在故意拖延时日,待朝廷大军先与凤翔兵鏖战,吸引了凤翔的注意后,再趁虚而入。

    不管怎么说,大军已发,箭在弦上,每拖延一日,便会消耗一日的粮草和将卒锐气,李晔只会适当压一下进度,但不能过度拖延时日……

    崔安潜与韩偓携手进帐,报道:“圣上,凤翔来信。”

    “念。”

    “臣茂贞声泪上言,臣守凤翔,何曾有大过?今闻圣上受张濬、孙惟晟、康承业三贼胁迫,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竟率大军进寇……

    “臣领凤翔十万义兵屯于边境,誓要擒杀此三贼,以申报国之志,鉴赤诚之心。杀伐无情,刀枪无眼,若有惊扰圣驾之处,唯望圣君体察……”

    念完书信,崔安潜与韩偓对视一眼,双双进言道:

    “李茂贞不遵臣节,竟欲陷害忠良,又含威胁圣君之意,乃至举贼兵以犯王师,自古大逆不道者,莫过于此。臣等请圣上下诏讨贼,以昭其罪。”

    李晔本打算行至武功,然后再昭告天下,号令大军进发。

    可如今李茂贞主动来信挑衅,若不下诏予以驳斥,无法正视听,砺士卒,李晔点头允可。

    “可。”

    帐内便有书案,有侍卫呈上笔墨纸砚,韩偓席地而坐,象征性地与崔安潜商议两句后,一挥而就。

    随后再交由天子审核。

    李晔瞟了一眼,简单明了,就四条,一个多余的废字也无。

    第一条,昭示李茂贞的罪行,大不敬,意欲谋逆。

    第二条,剥夺李茂贞的所有官职、爵位、并其赐姓,还旧名宋文通。

    第三条,号令泾原、邠宁、鄜坊、山南、兴凤、灵武、夏绥等藩镇及四海义士共伐凤翔,共诛逆贼宋文通。

    第四条,劝谕凤翔将士明君臣大义,勿为贼人驱使。

    李晔只于第三条中,从长长的藩镇列表中划去灵武和夏绥之名,交还韩偓重新誊抄,然后朱笔御批“可”,再加盖宝印,便可发至四方。

158章 下诏讨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