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3章 粮草先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调配船只,将京中粮食预先输送过去。如此,粮食存储于大军行进途中,可节省民力和不少转运损耗。

    至于军饷倒不用太发愁。

    孙惟晟和康承业也知道朝廷缺粮不缺钱,只粗略一算,开拨费加饷钱加赏赐,预计在七十万贯钱上下。其中主要是用于军卒开支,征调的民夫只需发放基本工钱,若民夫中被选为了辅兵的,再多给点工钱便是。

    若再算上灵武和夏绥的军队远道而来,朝廷应予以一定奖励,可再多准备二十多万贯。合计一百万贯。

    二人另提醒天子,自长安去往凤翔,沿途土地多已垦为田亩,缺少水草放养战马,而军中马匹数已超过四千,再加上牛驴骡等牲畜,还等专门去购买大量草料。

    至于车辆、刀箭等器械,京城六军装备齐全,倒不用再大量锻造,只需调拨一批工匠分入各营地,再打磨翻新一遍即可。

    说到器械,康承业提议大量增制辎车,行军时既可搬运器物、节省劳力,对垒时亦可用以结营,充作壁垒。

    孙惟晟又提到,军中缺乏攻城重器。

    这显然是针对凤翔城高大坚固而提出的。

    李晔点头示意知晓,其实心中另有他想。

    李晔虽未亲身经历攻城战,但上次奉天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到万不得已,不宜攻城,况且凤翔城又是如此坚固……

    他这次准备充足后方下手,就是想有足够的资本去跟凤翔耗下去,而不用把赌注压在迅速破城上。

    即便非要攻城,也可用他秘密制作的天雷,即火药。

    距去年七月寝宫内引爆的那两颗天雷,已过去了大半年。这大半年内,要说制硝一事毫无进展,并不妥当,至少那两位道长及徒弟们的制硝技艺是练出来的,还精益求精,每一步都力求精细,以炼制出最烈的硝。可总体来说却进展甚微,主要是卡在了硝土的来源上。

    他们根据天子的提示,硝土喜阴喜凉,多储于山洞中,开始去各深山老林里挖掘。

    后好不容易才在终南山南麓发现了硝洞,却又恰逢兴元战乱,大量溃卒涌入山林,导致交通断绝,无法将硝土输运出山。

    再后来,直到同州光复后,他们又才在同、丹、坊三州交界的黄龙山深处发现了新的硝洞。

    炼制硝石的技艺已纯熟,只待发现硝土,就可立即开工。

    李晔收到消息后也很高兴,分别赐两位道长法号“清虚”“清无”,并御赐绯袍,另从宫内拨给他们钱财,让他们去同州另设道观,就地炼硝,随后再运回京城。

    宫内依旧是由黄万年接手。

    勾兑火药的过程本就不复杂,黄万年有天子提供的配方,在禁宫北寻了两处荒废的房屋,又秘密安排有人手,专事火药。

    而上次寝宫的两枚天雷,最后只引爆了一个,原因何在,也得找出来。

    李晔另给黄万年讲了些爆炸的原理,便放手让黄万年自己去摸索了。

    据黄万年近期来报,目前宫内已存有火药三千多斤,俱已装填于容器内,只待穿上引线,便可随时引爆。

153章 粮草先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