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1章 王行实访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日的操练后,三千乡丁被教授了如何以行伍站位,天子巡阅时如何喊万岁,可却没有教他们该如何回答天子的问候。

    主教官胡万四也未料到天子竟如何亲善,还会主动问候乡丁……

    于是,有的乡丁回答“不辛苦”,有的继续喊“万岁”,还有的甚至反问“你就是皇帝啊”……

    胡万四忙连声喝止:“都闭嘴!不得胡言!”

    李晔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待场内恢复安静后。

    李晔即兴道:“朕非是草木无情之人。朕知晓,众乡邻平时忙于耕作,少有休息,如今好不容易得了闲时,却又要被远路拉来此地操练,心中必定有委屈……”

    下面三千乡丁,俱值青壮年,胸中尚有热血。于他们而言,能亲见天子、耳听天子教诲已是平生未有的喜事,如今又听天子说得在情在理,竟能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即便心中有委屈,也早顾不得了。若不是这几日胡教官一再申明纪律,偶尔还用军法恐吓,他们此时便想大声嚷出来,好教圣天子知道他们一点也不委屈……

    “但是,”却听高高在上的天子话锋一转,“众位俱是大好男儿,是无畏的壮士,受点委屈算什么。男儿在世,也只有受得委屈,方能有所成就。

    “而且众位抬眼看看这世道,奸佞当道,盗匪横行,摧毁了我们辛勤经营的家园,夺了我们祖辈世代耕种的田地,甚至还要杀我妻儿同胞……众位饱受其苦,想必已无需朕再多说。”

    这些年来,关中百姓无不饱受战乱摧残、盗匪祸害。

    这三千乡丁自是不意外。

    他们被勾起往日惨痛经历的回忆,无不恨得咬牙切齿。

    有的已忘了军纪约束,大声嚷叫出来:山匪最可恨!杀尽这些乱贼!……

    李晔趁着群情激昂,为今日的即兴训话做结:“因而朝廷要组织尔等乡练,教授行伍本领,除尽天下奸佞,保护尔等之亲人和家园。亦望尔等勤心苦练,莫要负了朝廷。”

    三千乡丁不知如何响应,唯纷纷山呼万岁……

    训话毕,李晔未下将台,又叫来胡万四,当着三千乡丁嘱咐他:乡丁非军汉,虽是以行伍标准操练,但终究有别,在操练中,要多言语开导,不要动辄打骂;多点耐心,少点军法。

    前排乡丁们听见了,自是开心不已,颂赞天子。

    胡万四唯躬身领命。

    李晔下将台后,又私下嘱咐胡万四:乡练只有短短数十日,而行伍操练全在平日之功,因而,需按乡按村建构起基层组织,挑选合适的人担任各乡各村的乡练长,以便乡丁们返乡后,也可抽闲时练习,精长本领。

    胡万四再次领命,并向天子跪地保证……

    离开灞桥驿,返京途中。

    李晔又向杜让能详细询问了乡练中的诸多事宜。

    重点是征役制度。

    自改两税法后,朝廷事实上已取消了征役,所有劳役均摊入两税,以钱财粮帛的形式征收。

    如今为推行乡练,便又要改两税回租庸调,重启征役。

    当然也不能完全改回租庸调,只是再次将赋税和劳役区分开来。

    比如原来的“庸”,意为输庸代役,即可用绢帛代输征役,如今朝廷不缺钱财,缺的是人力,自然不能再允可输庸代役。且原有的租庸调中还包括徭役,又称色役,即正役之外的劳役征用,考虑到如今民力枯竭,百姓生活艰难,也不宜采用,以免涸泽而渔……

    好在朝廷目前掌控地域有限,且关中人多地少,再改动税赋征役听推行下去,也并非难事。

    添回征役,便要适当减轻田赋两税,户部目前正在核算中。而重启征役,杜让能的建议是,不再有正役和色役之分,统一核定劳役四十日。若超出四十日动用民力,当减扣赋税,或直接计日发放饷钱……

    这是杜让能和户部的职事。

    李晔大概觉得还行,便点头称善。

    只是另嘱托杜让能,赋税是朝廷财政收入的基础,劳役和乡练是调用民力的核心,这些也都关连到每一个百姓,当格外谨慎。

    ……

    ……

    李晔方回到京城,就有人来报,王行实入宫求见。

    王行实乃同州刺史、兵马都帅王行约之弟。

    他不待在同州,跑来京城干什么?

    “召他觐见。”

    不管怎样,先见了再说。

    “臣王行实,叩见圣上。恭祝圣上万年。”

    “平身。”

    李晔瞧了王行实片刻,中等身材,与武将相比缺乏精悍之气,和文臣类比又不见斯文……总之,未有什么特殊之处。

    “王将军此来京城,想必是有要事吧?”

    “臣万万不敢当,不敢当。”王行实看来态度谦恭,“家兄原预备亲自入京来叩见圣上,向圣上当面请罪,只是身兼守土之责,不敢擅离,故而特遣微臣前来向圣上请罪。”

    “哦?何来请罪之说?”

    “王氏一族世受天家恩泽,家兄又蒙圣上垂青,托付于同州事务,当尽心尽职以图报效圣上……却不想,臣兄弟二人才能卑浅,致使疆土沦丧,未尽守土之责,如今又有华州韩氏逼迫,意欲侵犯同州……

    “家兄深敢惭愧,守土无能,故派微臣来向圣上当面请罪。”

    绕来绕去说了半天……原来是挡不住华州的兵锋,担心被华州并吞,便跑来自己这里搬救兵来了。

    李晔最近忙于内政,加之神策军兵败,不得不留心剑南的动向,至于各藩镇间的你讨我伐,他几乎只有精力来关注凤翔了。而华州与同州的事,不甚了解。

    不过想想也属正常。

    华州与同州本属一体,中间原有渭水相隔,如今华州的兵锋已跨过渭水,两州间便再无山川阻隔(洛水径流太小,且并非完全东西走向,如已落入韩建之手的蒲津关,实际已位于洛水以北),一马平川,且同州相对地势较高,韩建如今尽占兵力物力上的优势,当然得趁机兼并同州全境,不留后患……

    李晔安抚道:“王将军放心,韩建为人向来忠实,驻华州以来,一直守境安民,不是那种贪得无厌之人,前番与同州起兵戈,也不过是个误会。王将军且管放心回同州,朕即日便安排朝廷向华州下诏,叫韩建安守本分,不得窥视

141章 王行实访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