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7章 朕说的是心里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宴摇头回道,目前乡民们刚刚返乡,茅舍未建,田地未来得及开垦,哪来有闲时乡练……尤其民心未定,尚不信任官府,此时便要召他们去乡练,怕是仓促了些……

    云阳县离京城较近,又是招抚流民最好的几个县之一,尚且是这般境况,据此便可猜知其他县的情况了。

    杜让能在一旁有些尴尬。

    他坐在朝堂上,安排好务农的入籍、田亩等相关事宜后,已拟出了乡练的具体条文,还递交了天子审批,看起来工作斐然。

    可实际各县的情况,终究不是用笔写出来的……

    不待天子垂询,他主动请示道:“臣以为,乡练事宜,应等各县分完田地,农户安顿下来后,再徐徐推行,不可失之冒然。”

    李晔点头应道:“可。”

    该了解的,差不多也就这些了。

    离开云阳前。

    李晔留下卢宴单独相处,嘱托道:“你父亲的事,朕心中了然。错不在你父亲一人之身,乃是田令孜弄权,先皇兄昏庸所致。”

    卢宴既激动,又惶恐,忙跪地请罪道:“都是臣下无能,致使朝廷有难,万万不敢归咎于先帝……”

    李晔摆手制止了他:“此刻没有旁人,朕说的是心里话。”

    卢宴不知如何应答,唯有眼含热泪,磕头谢恩。

    李晔又道:“即便你父亲有过,也不该牵连你,更不至于连累整个卢家。放心,你只要是忠心的,肯干事的,朕自然会看得见。”

    “微臣,叩谢圣上大恩大德。”

    卢宴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也不起身,跪送天子离去。

    他会永远记住天子今日同他说的话,及天子离去时如高山仰止般的背影。

    再回想起父亲自尽前同他诀别的场景,他不禁泪如雨下,又对着天子的背影重重磕了一头,嘴里念出声来:“父亲,您老安息吧……”

    ……

    ……

    经朝廷重组,户礼吏兵四部尚书、兵马府左右佥事、御史大夫、翰林学士承旨八人(实际七人)加授延英殿大学士,都需应天子召入对延英,好似有了实际的宰臣之权,但却又无宰臣之名。

    毕竟原有的宰臣,得在官职后缀上“同平章事”名衔,而同平章事全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今中书门下两省俱已被罢置……

    这种微妙变化的背后,是权利的重新分配。

    一来入延英的人多了,本属于宰臣的权利被稀释了。

    二来这七人都是职能司长官,名义上没了议政与驳正天子的权力。或换句话说,他们也都是干事的,而非议事的,入延英殿,不过是代表自己的职能司来领取天子圣谕,然后传达下本司……

    权力如今都收归了御座上的天子。

    当然,李晔并不是独裁者,他召集七人入殿,除了定期听他们汇报各司职事外,也还是要与他们商议政事。

    今日所议的,便是如何推进地方农政。

    李晔眼光微微向下一扫,找到末席的崔胤,道:“崔卿,朕前日去了云阳县,也造访了你们崔家的云阳园。只可惜未能进园,得以饱览园中风光,也算憾事一件。”

137章 朕说的是心里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