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杨复恭的喜和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按理说,鹿头关既已握于自己手里,便等同于大半个西川已置于自己神策军兵锋之下,杨复恭当大喜才是。
尤其他几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鹿头关,蜀地各方势力听闻他亲率神策军主力而来,无不纷纷纳服……
可也有两个隐忧,让他又无法全然得意。
一是成都府里田令孜的态度模糊,教他摸不准方向。
说起田令孜这个老对手,杨复恭自有太多理由去痛恨。
痛恨他蛊惑先帝,致使锦绣大唐衰颓至今;痛恨他操持权柄,多年来屡次打压自己和杨氏一族;痛恨他诡诈多端,用尽心机,无恶不作……
可田令孜身上也有一点,教他不得不佩服,那便是识大局。
当年,眼见自己再无法立足朝廷,田令孜果断放弃自己多年经营得来的权势,主动离开京城、退避西川,临行前,还将神策军指挥权一并转让给他这个老对手。
虽是形势所迫,如此手腕,却也让杨复恭称服。
正是出于对这位老对手的最后一点尊重,杨复恭方出子午道,临兴元,便遣人将调田令孜、陈敬瑄二人入京的诏令提前送去成都府。
杨复恭相信,田令孜收到诏令后,会如往年主动让出神策军指挥权一样,主动让出成都府,迎他入成都。
果然,田令孜送来回信,称颂当今天子宽厚仁德,感激杨公解救危难,并信誓旦旦,只待杨公临成都府下,他便会亲手捧着西川印绶、符文、旌节等呈与杨公。
然而等杨复恭真的占了鹿头关,派人前去催促时,田令孜却左右而言他,反倒说成都形势不稳,人心浮动,明里暗里示意神策军不要出鹿头关……
这个老贼!
杨复恭觉得自己大意了,竟然会相信田令孜这个奸贼……
另一个隐忧来自内部。
自入了剑南后,军事上进展顺利,让杨复恭宽心不少,然而他的几个儿郎,却让他发了不少次火。
先说杨守亮。
杨守亮是朝廷新任的西川节度使,对攻取西川一事自然上心,可他统辖山南西道多年,手握十几个州的军政大权,却治理无方,至今连十万石军粮都凑不齐,以至于他的兴元军一直滞留山南西道境内,仍派不出来,而对于神策军的粮草供应,也是有一顿的没一顿。
杨复恭无奈,只得放宽了军中戒令,默认神策军四处“借粮”,此举闹得所经之地人心惶惶,让神策军在三川百姓的心目中形象大跌以外,也让神策军内将卒们怨声载道。
要知道,神策军虽然战力不高,但在关中时过的可都是人上人的日子,如今却要靠劫掠来维持生计。
加之蜀地气候湿热,蚊虫肆掠,让关中来的将卒们十分不惯……
若非杨复恭在军内威望甚高,军内的将校们又多承他恩情,只怕早就生变了。
再说杨守贞。
当年在京城时,所有杨家儿郎中就数杨守贞表现得最忠心,因此也得了杨复恭的信任。可没想到,外放为龙剑节度使后,也数他杨守贞最不老实。非但上书非议朝政,还寻各种借口拒不纳田赋,这让杨复恭在天子面前丢了不少颜面。
此次功伐西川,按计划,杨守贞当领龙剑军沿阴平道南下,于神策军在绵州汇合,再一同向鹿头关进发。
如今神策军都已占领了鹿头关,可却连龙剑军的影子也没见着。
杨复恭也已懒得再派人去催促,他膝下儿郎六百,不缺他杨守贞一个,就算是自己看走了眼,养了个白眼狼。
待到平复西川后,再回过头去收拾这个逆子。
121章 杨复恭的喜和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