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6章 苏文建请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邠宁降卒足有八百多人。

    首先,肯定不能杀。

    李晔是天子,而非地方藩帅,绝不能沾上滥杀这类污名,何况这些叛卒说到底也是他的子民。

    放回邠宁镇肯定也不合适。

    这些人是军卒,而非乡野村夫,是有组织性的,拿起刀枪便能迅速成军。

    所以只剩吸纳一途。

    好在八百人并不算多,赤颜、玉山、顺义、飞龙四军各分二百,而各军会具体如何处置这二百人,便不在李晔的操心范围内了。不过李晔也多少知道一些,一般会被打散,然后分摊至各部辅兵中,让他们先干一段时间苦力,然后才考虑提为战兵……

    收复梨园寨,另有一个利好消息。

    寨内存有大量粮草,经初步点算,不下于二十万石米粟麦豆等粮食。

    二十万石,可不是个小数目,朝廷如今每年能征收上来的税粮都没有二十万石……

    原来,邠宁军将梨园寨设为了物质中站,不只是从华原、富平等地劫掠来的粮草,便是从邠宁运出的粮草器械,都尽数堆放于此。

    对游荡在关中平原内的邠宁军主力来说,梨园寨一失,既意味着他们的后路被截断,随时有腹背受敌的可能,也意味着他们的粮草尽失。

    那么,他们还能坚持多少时日呢?

    基于以上考虑,李晔不急于再次派军征剿,而是将近万朝廷大军全部囤聚于梨园寨内,坐等邠宁贼兵来攻。

    毕竟现在应慌乱的,是邠宁军。

    当然,也要考虑到其他情况。

    比如邠宁军不顾后路,破釜沉舟,先与同州兵联手吃掉华州兵……李晔并不担忧这种情况,因为韩建也不是软柿子,又经营华州多年,不可能被一时吃掉,双方最多打个平手,互相消耗。而既能解决掉邠宁、同州兵,又能防范韩建借机坐大,对李晔和朝廷又是一利好消息。

    再如趁朝廷大军尽出之时,南下长安。这种情况才是李晔必须要担心的。就看这伙邠宁贼兵的胆子有多大了,是不是到了穷凶极恶、丧失理智的时刻,胆敢直接劫掠京师……

    结果,以上情况都没有发生。

    仅仅在朝廷大军收复梨园寨的次日,驻守山口的康承业便递进来消息,苏文建遣使来降。

    邠宁使者道:此次兴乱关中,全是王行瑜一人所为,我等受其胁迫,不得不从。如今王师出征,我等幡然悔悟,亦欣然相从。苏将军愿领兵杀回邠宁,亲取王行瑜项上人头,恕罪立功,望圣上恩准。

    此事干系重大,李晔没有妄下决断。

    他遣人将康承业召了回来,又召集身边所有文臣武将,一起商议。

    康承业先汇集近日得来的所有信息,勾勒出邠宁军的行径。

    他们先是与李茂贞串通,出兵袭占梨园寨,随后向东,勾通同州。在获知朝廷出兵后,考虑到梨园寨的重要性,又回兵救援,却不料让朝廷占了先机,只得引兵自退。等到梨园寨沦陷,为求自保,又向朝廷请降……

    据此,康承业认为,苏文建请降为真。

    他另不屑道:“当年王行瑜弑杀朱玫时,苏文建便是其部属,如今他亦效仿先例,欲弑杀王行瑜。故悖逆之人,行悖逆之事,殊不为奇。”

  

116章 苏文建请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