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4章 最后一道关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杨守信并未遵照天子的指示,原地待命,而是不间断地向关隘施压。

    李晔到时便看见了。

    但他并不会责备杨守信。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且杨守信急于攻关,也是想早点立功,不是坏事,不宜打压。

    前方三里处,宽阔的冶峪河骤然变窄,山势也随之收紧,关城便于此处依山而筑,封堵住前去梨园寨的道路。

    但毕竟山势不算陡峭,关城高不过两丈,也并非无法攻取。

    杨守信领精兵一千先行,骑卒居多,全力推进行军速度,故而未带任何器械辎重,所以才迟迟无法攻下这道关隘。

    于是他们选择徒手攀爬。

    当然不是顶着滚石檑木攀爬关城,而是沿右侧群山攀爬。

    等李晔率主力大军赶到时,他们已爬到了与关城等高的位置,正想办法沿山体接近关城。

    孙德昭依旧跟在李晔身侧,望见后不禁感叹道:“这才叫精兵。”

    李晔同样有此感慨。

    单凭手中一条绳索和一把飞爪便能爬上悬崖峭壁,单这份能耐,就配得上精兵二字。

    且粗略一数,悬崖上散落的军卒不少于七八十人,玉山军中能一下就挑出如此多精兵,便也可知玉山军的成色了。也难怪自李茂贞、王建、韩建等人被调出神策军后,杨守信的玉山军便能稳居神策军第一。

    而且,关城上的守卒也不会白白看着外面的军卒爬山,远了他们够不着,但只要稍稍靠近关城,他们手里的箭雨便会毫不客气地招呼过来,不时便有一人惨叫着从山上跌落下来。

    这种情况下,那些玉山军卒依旧无畏地攀爬着。

    更担得起精兵二字……

    杨守信闻天子率大军至,忙过来汇报。

    从昨日下午他们杀抵此关隘,关隘内的守卒便困守不出,杨守信据此估测,梨园寨内的贼兵人数不多。随后,他们冲了一次城门,然而城楼上滚石檑木不断,守城器械充足,杨守信便放弃了直接攻城,转而从两旁的绝壁上想办法,最终决定攀山……

    康承业部下飞龙军尽是骑卒,于攻城意义不大,故而被留在了山外。

    孙惟晟在天子跟前稳重、话不多,更不像康承业那样可与天子无拘束的交流,遇见这种无可无不可的事,一般都不发表意见。

    只剩下李晔自己决断。

    他略一想,便一面令杨守信继续选派士卒登山,持续向关城内施压,一面令张濬选派能言善辩之人,前去关前宣读旨意,试着劝降守卒……

    “逆贼王行瑜,罔顾君臣礼节,纵干戈于双阙……凡王氏部旧,亦当倒戈相向,共诛逆贼……”

    诏令已宣读三遍,关城上终于探出一个脑袋,道:“我们吃的是王大帅俸粮,受的是王大帅的恩惠,是绝不会背叛大帅的。你们要有能耐,就只管攻进来,别妄想耍什么阴谋诡计!”

    “狗屁的王大帅!”

    宣读诏令的书吏或是太过义愤,竟从藏身的洞屋内走了出来,叉着腿朝关上大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圣天子亲领朝廷大军而至,尔等竟口呼王大帅,竟不认得圣天子,忘了自己大唐子民的身份么?”

114章 最后一道关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