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三把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指明一条绝处逢生道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拉车的有车行,贩牛的有牛行,水运上有漕帮,贩骡马的有马行,卖肉的有肉行,卖布的有布行,甚至收粪的都有粪行,三百五十行,行行有行会,只要做着生意,都要或逼迫或自愿的归属于一家行会。否则就很难在上都立足。

    在下面每一个州,每一家行会,基本上都控制着一个州,甚至周围几个州的商贸往来,而大明各行各业中最大的行会,自然都是在上都城中。

    这些行会不仅仅是掌控着上都街面上的大部分店铺,许多时候都控制着整条产业链。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都是融为一体。比如布行,从蚕茧收购,缫丝、纺织、印染,等各个作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之间的关系是盘根错节。一些行首麾下吃饭的人加起来足有好几万。

    外来势力开个小店铺,一般不会理会,但若是如张君如带着二百多人大举进入,肯定会遭受本地行会的强力反弹。当然这种反弹肯定不是如河至古城那样帮会火拼,谁拳头硬,刀子快,谁就说了算。

    听明白了张君如所说,郑珑惊叹于大明商业的发达。这些行会形式虽然还不算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态,但就运作模式也极为接近了,怪不得后世对明朝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不过,郑珑也算是明白张君如此次来找他,一方面是带着两位兄弟当面拜谢,另一方面却是想让他帮忙,给他们撑腰,让他们能够在上都城内立足。

    郑珑本来便有一个长久生意,这个也曾经和李阳君商议过,但李阳君没有反对。郑珑自己身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也想过找张君如商议。此时一听却是正好中了他的心怀。

    郑珑说道:“这些各行行会背后势力虽然不知道都是谁,但想来不外乎朝廷中的达官贵人。我来到这上都城也时间不长,刚刚封爵,虽然正得圣上和大帅的信任,但却不易与朝中其他贵人起冲突。我就算拉下脸、放下身段去

第123章 指明一条绝处逢生道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