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贾诩赴雁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陷阵营选人标准奇高,人人皆是百人将。好在这是北地,能活下来的人要么是老弱,要么就是有两把刷子,不过想一次凑够八百人也不可能。高顺一边训练一边招兵,宁缺毋滥,历时大半年才终于招齐人数。主要是陷阵营待遇好,一名陷阵营步兵的花费能抵好几个飞虎骑骑兵,把张辽心得不行。
随着马镫马蹄铁的到来,自然少不了陷阵营的装备。陷阵营人人着重甲,头面,当胸,重铠,护臂,战裙,全副武装,人手一面大盾。这个盾牌可是由黄承彦亲自设计的,可拆卸,可组装,灵活多变。组装起来,那就是一个移动堡垒,带铁刺的刺猬。武器是长柄三尖两刃刀,可劈,可砍,可刺。
陷阵营成建制后,张辽经常拉着飞虎骑跟陷阵营较量。飞虎骑们本就不忿,凭什么你陷阵营花费那么高,待遇那么好,还只是单纯的步兵,因此第一战就打出了火气。
但是当见识到陷阵营的厉害之后,飞虎骑就再也没说什么了。亲自面对陷阵营,才能体会到它的厉害之处。陷阵营就像是一个脑袋缩进壳里的铁王八,让人无处下口。两次冲锋,飞虎骑就全军覆没了,这下飞虎骑服了。
后来张辽认识到,要想跟陷阵营死磕,那纯粹是扯淡。张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与陷阵营拉开距离,放风筝。陷阵营装备沉重,移动迟缓,追不上自己的骑兵,自己则利用速度优势把陷阵营的体力耗尽,再各个击破。
高顺在上了一次当之后,变聪明了。你放你的风筝,我大盾一立,刀砍不进,箭射不来,我不动如山,任你刀劈斧砍,我就是岿然不动。这下张辽没招了。双方平局收场,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双方在同对方交战的过程中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提高了实战对抗的经验。双方互相促进,互补不足,进步神速。
后来,关羽和张飞带着军队来了,据说是奉了赵家庄军师的命令,前来防备匈奴人。
对于赵家庄军师,张辽和高顺也是闻名久已,听说是智谋高深之辈,有良平之谋。
关羽领五百轻骑,张飞领五百重骑。为什么他们的兵马这么少?当然是因为涿县深处幽州内部,不似雁门处在边塞。若招的太多,难免引人注目。带着军队轻车简从而来,装备自会在雁门补足,这是军师说的。
张辽高顺亲切地接纳了两人。四人相见,倒没擦出什么火花,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对方是什么水准,一看便知,因此四人惺惺相惜。特别是张辽和关羽,因为同是用刀,两人经常切磋,彼此受益不浅。而张飞和高顺,因为同是重甲兵,也相交甚欢,只不过他们一个步兵,一个是骑兵。
关羽张飞的军队也在雁门补齐了装备。关羽的部队装备跟张辽差不多。只不过人手一把偃月刀,被张正命名为校刀兵。
这也是张正的恶趣味作祟,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五百校刀手是何等牛逼,他们跟随关羽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可以说是关羽的标志。
第151章 贾诩赴雁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