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 史诗级大移民(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问题的话,臣认为,可以先把粮食运送到中途的各驿站,让粮等人,这样就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

    “臣愿意领了这份差事,安置移民、去广垦土地。”

    听到那里有上千万亩可耕作的土地,贺连丰更激动了,直接站了起来,跃跃欲试,恨不得现在就冲过去。

    李恪看到贺连丰兴奋的样子,直接乐了,

    “那倒不用你亲自去,你准备好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人员,到时候跟着一起去就可以了。”

    然后,李恪又朝众臣说道,

    “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趁着战事刚刚结束,我们刚刚统治整个大唐,大唐百姓对我们还不太了解,还有些许惧意,”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迁去距离新大唐更近的天山一带,他们也会容易接受一点。”

    “所以,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具体迁哪里的百姓去天山?”

    说完,李恪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众臣。

    “河南道或者河北道,这里人口最多!另外,这两个地方的人,华夏子孙的理念已经完全融进了他们血液里,无论将来我们是否能守住那片土地,”

    “只要有他们在,只要他们还在那里繁衍生息,即便暂时失去了,那片区域也始终会回到我们身边!”民事部尚书温明轩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

    “河北道之前确实人口相对其他地方都多,可往宁国移民几次后,人口已经不是太多了,如果再大规模向外移民的话,那么河北道的耕地,就有可能因缺人耕种而荒芜。”

    贺连丰提醒道。

    “那就从狭乡迁移吧。关内道虽然人口不是最多的,但是基本都集中在关中盆地内,人均分得耕地并不多,因此可以从关内道迁出。”

    所谓“狭乡”,不是某个面积狭小的地方,而是指人口多、而地少的地方。

    唐代虽然名义上是每丁给100亩土地,可在地少人多的那些县,根本就做不到。地不够分,谁也没办法,只能每丁少分一些。

    虽然相比人少地多的宽乡,狭乡每丁分了一点点地不太公平,但也是客观原因,觉得不公平你可以申请迁移到宽乡去啊。

    说到狭乡,人口最集中,耕地地最紧张的就属关中了。

    关中属于近畿之地,相对全国来说,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肯定大把的人愿意居住在这里。

    而长安周边大量的土地又属于皇室、王公贵族、世家。

    可四周又都是山,可开垦土地的潜力已经挖掘完了,人多地少,普通百姓就只能少分一些耕地了。

    “嗯,可行。”李恪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李恪想到了更深层次。

    既然要迁移关人,那就不仅迁关中盆地的,要连关内道北部黄土高原上的百姓也一起迁!

    在座的自然不知道,随着唐朝中期人口的急剧增长,到了北宋末期,更是突破了一亿!

    人多了,要吃粮啊,自然会不断的开垦,整个黄土高原耕地越来越多,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下游河床越来越堵塞,黄河也因此数次决堤、泛滥、变道,并最终形成了地上河。

    如果趁这次移民,把黄土高原上的人,全部移走,恢复到野生植被全覆盖状态,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那么,以后整个黄河下游就不会频繁出现溃堤,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第287章 史诗级大移民(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