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 华夏西大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后来,那张图和人,去了天竺。

    没错,图是李恪送出的西方世界极其详细、东方世界一片空白的巨幅地图,而那个人就是李二。

    如今,是一张东西方世界都极其详细的世界地图,地图前站的却是李恪。

    此时的李恪紧盯着天山地区。

    李恪的背后,清允默默得给李恪扇着蒲扇。

    清允本是李恪的侍女,后来辗转进宫,做了皇后的贴身侍女,成为李恪在皇宫里的眼睛。

    如今清允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自然是归队,做回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同的是,

    当初自己离开时,阿郎还是一个被处处排挤、奔逃境外的落魄皇子;

    如今回到阿郎身边,自家阿郎已经是一个幅员万里国度的君王。

    聪慧机敏的清允,自然看的出此时的李恪正在思量一件万分中要的事,不然的话,也不会已经到了凌晨两点了,还没有一丝困意。

    是的,李恪双眼紧盯着的天山地区,就是这次的移民目的地。

    后世的地缘战略家,把亚欧非三洲称作世界岛。

    这三洲之地,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

    而天山所在的中亚地区乃至东欧这一片地区,正处于这个世界岛的心脏地带。

    战略家们断言:谁控制了世界岛的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

    当然了,这个理论放在后世交通发达的环境下是有道理的,可在如今的交通条件下,这一理论还说不上是真理。

    但李恪想的是,即便如今这个时代没有条件践行这一真理,但把天山地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却是真真切切的有利于华夏子孙后代!

    明代嘉靖朝一位宰相杨一清,在《关中奏议》中提到:

    “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兵粮有备,则河西安。河西安,则关陕安,而中原安矣。”

    归根到底,华夏子孙如果想在中原一带的世界东方安安稳稳过日子,那就必须未雨绸缪。

    要死守西域!

    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近古稀的清末英雄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死也要从毛子手里夺回伊犁的原因!

    伊犁正是天山地区的关键所在。

    伊犁虽然远离海洋,但并不缺乏降雨,当地空气湿润。这是因为来自大西洋地区的水汽横跨西欧、东欧平原来到这一地区后,被天山阻挡。

    这也就造成了天山地区,相较附近的荒漠草原,有了湿润的气候。

    相对丰沛的降雨,让这一地区的土地更加肥沃,十分利于发展农业、畜牧业!

    也正是如此,后世的伊犁还有了塞外江南的称号。

    另外,这异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

    可以说,这里是前往南亚、中亚、东欧的十字路口。

    如果把这一地区长久控制在华夏人手中,那么,必将是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这一地区远离华夏人的核心,一旦这里有事,兵力很难及时投送到这一地区。

    为了华夏子孙后代考虑,李恪才酝酿一个更大的移民计划。

    要通过移民,在这深深扎根,把这一带,发展成为华夏人的核心区域!

    把这里作为华夏的西大门。

    另外,就是牢牢握住漠南草原、兴安岭一线,这一线可以作为华夏的北大门。

    西南有喜马拉雅、横断山脉阻隔,再把西大门、北大门两个重要节点握在手里,后世的子孙就可以安稳度日了。

    就算想出去,到其他地方折腾折腾,那也没事,只要守住这两个战略位置,后方的基本盘还在,后代子孙们就有了折腾的本钱。

    当然了,如果被李二控制的南亚地区也能变成华夏的核心地区,

    牢牢握有东、西两个基本盘,华夏,就可以永远屹立不倒!

第286章 华夏西大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