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大唐的战略误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宫。

    李二终于像自己儿子一样,也享受到了波斯美女和切尔克斯美女的服侍。

    半年多来,唐军已经走出了波斯山地,穿过了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平原。

    开伯尔山口,是中亚通往印度半岛的一个战略通道,兴都库什山脉何苏莱曼山脉,隔开了中亚与南亚的联系。

    但是穿过长长的河谷,走过开伯尔山口,就到了肥沃的印度河流域,就到了坦荡的恒河平原。

    历史上多个外来民族,通过这一通道,进入南亚半岛,建立政权,进行长久的统治。

    毕竟,这里是欢乐的海洋,这里是自嗨的天堂。

    李二显然也感受到了,在这里改建了一处行宫,美美的住下了。

    他如今所处的宫殿,就属于原来一个叫克尔塔的小国。位于印度河上游。

    在帮萨珊帝国的皇帝夺回了他的首都泰西封后,按照协议,萨珊帝国东部那些总督区,只要大唐能够打败那些不听号令的总督,土地就可以归大唐。

    如今那些总督区已经尽归大唐。

    扩展到海边后,唐军也开始建造舰船。

    李二派出了自己的微型船队,跟随宁国的大型运输船队回大唐。

    归途中,大唐船只上的人这才听说,回去的最后三分之一航程,所经过的海域,都已经被宁国占领。

    得知这么重要的消息,于是,大唐的船员立即派一艘船回去上奏。

    收到奏报,李二君臣也吃惊不小。这才知道,宁国在陆上进攻大唐的同时,在海上也一直没消停。

    再结合如今收到的奏报:

    宁军占领河北、河南、淮南;开始修路、修港口;贱籍被放良;大量官员、世家、地主逃窜至长安;迁移百姓到海外;大办免费教育。

    现在,综合手里掌握的为数不多的信息,李二似乎明白了什么:

    留下官员、世家,放他们逃往长安,也许是有更深远的意义。

    世家不仅代表着巨量财富,还代表着中原文化。如今这些人都被挤在关中,甚至是长安,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怎么办?

    大唐西部边境线一直在向西拓展,可以往西迁移啊!

    魏晋时期,中原世家大族的南迁,使中原文化在江南迅速落地开花,经济逐渐繁荣,人口逐渐增多。

    历代南迁的王、谢、袁、萧等已经成为江南地区的高门大姓。无论是在国家治理还是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逆子,把河北、河南、淮南几乎全部的世家大族都驱赶到了关中,

    莫非?

    是要让这些世家大族,到大唐新拓展的疆域,承担起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功能?

    如果这样的话,那大唐在西部的统治,岂不是越来越稳固!西部地区也将和江南地区、岭南地区一样,永远称为中原文化圈的一部分!

    纵横万里,皆归华夏!?

    那我这一任帝王的功劳……

    “哈哈哈哈!”天人交战至此,李二突然笑出了声,但随即又收声。

    不对!

    那逆子在大唐东边也没消停,如今实际控制东洋、南洋,又是移民的,又是建设,又是教育的,用不了多久,那些地区也将成为中原文化圈的一部分。

    那逆子的一句话:如果能为子孙后代拓地千里,即便落的个万世骂名又如何!

    原来,那逆子一直在践行这句话啊!

    总体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稳步拓展。不过,何止是拓地千里啊!

    这,我这次西征,不会也是那逆子拓地计划的一部分吧?

    连我这大唐皇帝,也在这一计划中?

    想到这里,李二心情瞬间就不好了:

    “逆子,倒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啊!连老子都被算计进去了!竟然被你当作一件拓边工具!”

第247章 大唐的战略误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