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李恪的布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去了宁国,怕是有去无回。就算他没有像侯君集一样,被弄碎,估计也得被狠狠羞辱一番。

    所以,他说什么都不肯出使宁国去谈判。

    太子又把目光投向自己舅舅的舅舅高士廉,高士廉也是吓的浑身一哆嗦。

    看着两人的表现,太子失望极了。

    自己现在没了主意,极度缺乏安全感,想着这两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怎么着也该为自己顶一下吧?

    毕竟他们两个可是眼前几位大臣中,自己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结果呢?

    甥怂怂一个,舅怂怂一窝!

    这舅甥三人,一个比一个怂!

    没办法,太子只好去立正殿长孙皇后那里撒娇,让自己母亲帮忙给推荐合适的人。

    到了立政殿,太子收起阴鸷的面孔,摆出一副和风细雨又稍带些许忧愁的表情。

    一番捏肩、捶背后,太子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阿耶让派人去跟老三谈判,阿娘帮我想一下,该派谁去呢?”

    听到儿子的话,长孙皇后愣了下,说道,“后宫不得干政,这事你不要问我。”

    “阿娘,收到最新的军报,老三已经占领半个淮南道了,虽然不会危及我们长安,可若他一直这么打下去,我会很没面子的!”

    之前,太子向宁国用兵,房玄龄在太子的大殿外等到昏厥,也没能等来太子。后来找了长孙皇后,可大军已经出征,开弓没有回头箭,长孙皇后也无可奈何。

    再接着,她陆续听到宫外传来的消息。

    宁军反攻大唐了;

    河北道没了;

    河南道半个没了;

    淮南道被瞄上了;

    ……

    现在,自己儿子又亲口说,半个淮南道也没了。

    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虽然远离长安,但是却是大唐最具活力的地方,是大唐半数以上的赋税来源。

    如今的大唐,赋税上缴的可不是现金,全是农产品,也是就各种粮食、以及麻丝制品。

    属于黄淮海冲积而成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因此,自古以来,河北、河南、淮南是历代王朝的天然粮仓。

    至于江南地区,还远没有开发出来。

    长孙皇后自然也不会知道,大唐的赋税重地,到了百多年后逐渐转移到了江南。

    而如今,这些地方半数以上落入宁国,自己这个宝贝儿子,仅仅是以“没面子”做了个总结!

    长孙皇后,顿时觉得浑身冰冷。

    “没面子?你仅仅是认为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你会没面子吗?”

    “要不然呢?我只是小看了他准备的不充分而已,待调集剑南、山南、岭南道府兵到位,他还不得乖乖退走!”

    “三郎耗费钱粮、兵马,从河北一路打到淮南,这三道之地的兵力,尤其是河北与河南,都没能挡住宁军,你以为从别处调兵,就能吓退他?”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

    “那又怎样!?别忘了,他的亲生母亲,还在长安!”太子冷哼一声。

    “啪!”

    长孙皇后刚端起的茶杯,失手掉落在地,摔了个粉碎。

    一旁的宫女立即上前来检查长孙皇后的手有没有烫伤,然后清理茶杯残渣。

    “高明!你,你不该有这个想法!”长孙皇后突然间变得面色惨白。

    “阿娘,你怎么了?”太子对母亲的举动和面容充满了困惑。

    一向端庄、稳重的母亲,从来没有像现在失态过。

    就连当年玄武门事件期间,自己的母亲还曾亲自帮助父亲谋划、商议。行事时,母亲更是亲自慰问、鼓励准备起事的秦王府一众将领和兵士。

    待秦王府将领和兵士们开始行动后,自己母亲把一包毒药和一把匕首藏在身上,然后在府内静静等待,等待起事成功与否的消息。

    那时的母亲,才二十多岁,是何等的英武、决绝、果敢!

    怎么今天突然如此失态?

    “高明,你们之间的争斗,原本是兄弟之间的矛盾,可如今已经成了两国之争。”

    “你知道,娘的命都是三郎救回来的。如今,娘不管其他的,你们爱怎么斗怎么斗,只有一个要求,你不要动淑妃和六郎,还有苏家、郑家、阎家、徐家,这是底线,你要切记!”

    “阿娘,为什么?”

    “娘是为你好!或者就当替娘报三郎的救命之恩了。你务必要记住!”

    如今,长孙皇后也不指望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能看出其中的弯弯绕了。

    只要不踏破这个底线,以李恪极重感情这一点,太子将来好歹还能留一命。

    至于为什么? 第239章 李恪的布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