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银元推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业务,必须是宁国银元,于是,宁国银元快速都在宁国各地,甚至大唐商业较发达的扬州一代普及开来。

    既是真正的白银,又方便携带。不仅宁国民间迅速接受,大唐各地也开始有大量宁国银元在市场流通。

    一开始,仅限于到宁国做生意的商人们之间,互相使用,后来逐步流通到其他上商人手中,最后又在百姓之间流通开来。

    民间迅速流通起大量国外的货币,这种情况,官员们还不曾遇到过,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于是逐级上报。

    奏折和银元就摆到了大唐皇帝李二的案前。

    “这逆子,一刻都不消停,这又是在作什么妖!?”

    李二拿起那几枚银元,翻来覆去的看。

    一看上面自己儿子的头像,就知道,奏折肯定与这个儿子有关。

    看完奏折,李二也闹不明白,这事到底是利是弊。

    于是,召集小伙伴们来商议。

    左仆射房玄龄:“臣觉得,这说不上坏事。”

    “噢,说说看!”

    “大唐周边各国都在用大唐铜钱,这造成铜钱的大量外流。原本我们花费同样的开采、提炼成本,可以反复使用的。”

    “如今流通到海外,无法在国内流动,我们就要不断的开采,而这耗费人力成本,却都由我们承担了。”

    “如果这些银元,在大唐流通,我们就可以减少铸造一些铜钱,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就是周边国家喜欢使用我们的铜钱的原因。”

    中书令温彦博:“臣也赞同左仆射的说法。这银元在携带方面确实十分便利,而且节省了不少存放空间。不过,若是在大唐流通的话,需要让银元和铜钱能够自由兑换。”

    李二:“既然银元如此便利,那我们能不能也铸造使用?”

    房玄龄:“目前我朝白银的产量很小,不足以替代铜钱。而少量铸造的话,也没多大帮助。但宁国不同,宁国人口少,体量不大,用银元就能满足日常流通使用。”

    李二:“那就顺其自然?让宁国银元在唐境流通?”

    温彦博:“顺其自然即可,不过我们如果使用的话,一不要完全抛弃铜钱,或者不要停止铜钱的铸造。”

    李二:“那好,就顺其自然,让民众自行选择吧!”

    几位创业伙伴离开后,李二又拿起案上的银元反复端详。

    这可是自古以来,第一次把头像刻在钱币上啊!

    每个人,每天都要用钱,都要花钱,若是头像刻在上面的话,那岂不是能被所有人都认识,都熟知!?

    所有人都喜欢钱,爱屋及乌,时间久了,潜移默化的,百姓岂不是对钱币上的人更亲近!?岂不是成了与百姓贴的最近的人!?

    看着看着就来气了,这么好的出名机会,青史留名的机会,这个逆子竟然没想到他老子!

    多日之后,李恪收到李二的信:

    逆子!为什么银元上没有老子的头像,全是你的!?

    李恪:……

    李恪本来已经设计好纸币模版,也是用的自己的头像。

    可如今,这个便宜老子都专门来信要求了,那就也用上他的吧!

    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在大唐及周边国家更顺畅的流通。

    毕竟,那可是天可汗!

    带头大哥的名头,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可不是盖的。

第113章 银元推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