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伤口缝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十年,春。

    大批运输船,载着宁国本土的移民来到了新罗,当然了,如今这里已经是宁国的海州了。

    然后再把大量新罗的男女老少分别装船运到宁国本地,投入到各个国有农场、工厂。

    有反抗的,就直接送去挖矿吧。

    其实,反抗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新罗与百济、高句丽,连年互殴,多少年来都是战争不断。

    新罗国内到处都是饿的皮包骨的难民,如今说做工有吃的,那是好事啊!

    起码不用饿死了,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其他的都屁都不是。

    同时,收缴天宁军已经控制的新罗所有土地,一切土地资源,全部国有化。

    至于那些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地主们,直接剁了!几十万军队都打跑了,还能被你个小地主挡道?

    新的土地政策迅速的推行开,大批的农场、工厂建立。

    大批新罗人被赶进了农场、工厂。

    本来就多山的半岛,并没有多少耕地资源,有计划、集中化的农业种植,节省了大量劳动力。

    粮食的种植面积产量也不需要太多,足够当地消耗就行了。

    因此,农业方面不用多少人,就能把本地粮食种植给担起来。

    反倒是工业方面,需要把大量的人。

    于是,一个个新的港口开始修建,一条条道路开始铺设,一处处矿藏开始挖掘,一座座城池开始营建,一间家家工厂拔地而起。

    获得了大量的人力,宁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必将获得一个井喷。

    海州的优势在于它的区位。它距离扬州等大唐人口集中地,比宁国本土更近,航程更短。

    另外,距离东边的倭国也很近。而且处于倭国与大唐的商道上。

    这一位置,在战争时期,是挺悲催的,但在和平时期,那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黄金地带。

    国际间的十字路口,想不发展起来都难啊!

    李恪从大唐回到宁国这几个月以来也没闲着。

    他亲自监督制作了一批用于战场手术的工具,止血钳、手术刀、镊子、缝合针等。

    还配制了速效止血白药,还有药麻醉剂草乌散。

    “你倒是割呀!”

    医生范治握着手术刀,在猪腿上比划了半天,也没有动手,李恪比较郁闷。

    “王上,这,生割呀?这猪还活着呢。”

    “那怎么办,煮熟了再割开?再缝合?那试验还有意义吗?”李恪怒其不争。

    “我来!”旁边的军医程毅,接过饭范治手中的手术刀,手起刀落,就在刮掉一片毛的猪腿上,划下一道深深的伤口。

    范治直接就是一激灵,心说,还是军医心够硬啊!

    猪还在吆喝,不过也没有吆喝的更厉害,说明灌了草乌散还是有效果的。

    “开始吧,猪皮比人皮厚,只要能顺畅的缝猪皮,缝人皮时就像缝纱布一样轻松了。”

    李恪说完,夹起缝合针交给程毅。

    程毅毫不手软,接过后,直接就开始操作,看来这几天没少练习。

    看他拿持针钳的手,丝毫不抖,下刺上挑,拉出,再刺……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相当熟练。

    很快就缝好了伤口,针脚还很均匀。

    然后剪断线头。

    “感觉怎么样?”李恪问道。

    “禀王上,刚才速度慢了些,如果是再快些的话,就能多救一些袍泽兄弟的生命!”
第96章 伤口缝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