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叛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夯实工业基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准进。

    所有工匠都是封闭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平时也不能外出。

    去了几个工厂视察一番后,李恪发现基本上大同小异,合格率做到极致就那样了。

    这让李恪不得不下决心统一调整、细化各种度、量、衡。

    不作改变,这些就是工业发展的绊脚石。

    如今的度器,有尺,尺有大尺、小尺。量器,又有升、斗,又有大斗、小斗。衡器的单位为斤,每斤为十六两。

    总体来说,使用、计算都很不方便。

    而且最小单位也不够精细,对工业往深度发展是不利的。

    既然要统一,那就玩大一点吧,把能统一的全统一了,能细化的全细化了。

    几天后的清晨。

    “咚”“咚”“咚”的钟声,响了六下。

    寂静的清晨,几乎整个宁城都听到了这钟声。

    “秃驴来宁城建寺了?”无数人都开始疑惑。

    慢慢的,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彼此讨论着那钟声秃驴来宁城建寺的事情。

    有好事者寻着钟声跑了过去探了个究竟。

    很快,消息传开:宁城中心大广场建了个钟楼,会自己敲钟的那种!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上午时间,整个宁城都知道了,中心大广场竖起一个机关钟,会自己敲钟。

    上面还有一个大圆盘,里面有几根木条很诡异的会自己转!

    没错,这就是李恪带着工匠制作出来的时钟。

    既然要统一、细化各种单位,那就把最重要的时间一起给统一细化了。

    随之,一系列的新规定颁布。

    把每个时辰,分为成两个成小时辰,简称小时。在城内设钟楼,每个小时敲一次钟报时,方便百姓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

    一小时也称一个钟,每天分成24个小时辰,即24小时,24个钟。

    再把每小时分60段,每份就是一分钟,简称一分,每分钟再分60份,即为60秒钟。简称秒。

    以宁城正午的时间点为界,正午之前称为上午,之后称为下午。那么宁城正午即为上午12时整,也就是下午的0时0分0秒。

    规定各种单位的细分和换算:

    长度:一丈十尺,一尺十寸,一寸十分,一分十厘,一厘十毫,一毫十丝,一丝十忽,一忽十微。

    重量:一斤十两,一两十钱,一钱十分,一分十厘,一厘十毫,一毫十丝,一丝十忽,一忽十微。

    另外,面积以平方尺为基准单位,体积以立方尺为基准单位,容积以升、立方尺为基准单位。

    李恪还直接把新做的一批温度计拿了出来,既然能做望远镜,玻璃加水银的温度计就不是问题了。

    难也要做,毕竟温度的概念,在工业中太重要了。

    这样一来,时间、长度、重量、面积、体积、容积、温度,等等单位有了统一的标准。

    至于各种单位的计算,在唐朝以前的历代算经中都有讲解,不需要李恪费心。

    另外,李恪还让人精心打造了几套标准砝码、标准尺、标准钟、标准温度计,作为核对、验证准确度的对比基准。

    一套放置王宫,一套放置政务院,一套放置都察院。

    在李恪的亲自监督下,生产了一批精准的量具,包括各种直尺、卡尺、角度尺等等,以及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套装。

    这些简单的东西,都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是地基,也相当于工匠们杀敌的武器。

    随后的日子里,李恪又给工业部放出了一些的日用品的生产配方、制作流程,以及工业用品的设计图。

    什么冶金、制碱,都是工业先锋军,必须得优先起步。

    什么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冲床全搞出来。没有电动的,先用水动力的,稍后上蒸汽动力。

    出图纸,出配方,出制度,出解决方案,下面的人只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先别问为什么,没空解释,先听话、照做。

    等到强大起来,真正站稳脚跟后,周边各势力不敢再轻易打宁国主意时,再坐下好好讲是什么、为什么。

    在此之前,只讲怎么做,其他一概不讲,没时间!

    谁啰嗦,直接换人!

    李恪的强悍大脑优势,如今完全体现出来了。就像一个多核心的cpu,高效全面的处理着最关键的所有工作。

    在他亲自指导下,宁国以零为起点的工业,快速向前迈进、奔跑!

第28章 夯实工业基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