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乱世:这个反王太离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武安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赵元的话,在场的众人都是非常兴奋。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无论是想要干什么事业,名声都非常重要。

    造反也是如此,君不见李自成为十三骑败逃商洛山,等到他再度复出之时又能聚集起数十万的大军。这固然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系,但是李自成那偌大的名声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反观义军那些大小头领取得名号都是响当当的,什么扫地王、什么混世王,似乎不带个王号就低人一等,为的就是打出名号吸引人来投奔。

    之前也曾经有人提出让赵元建营立号,但是却被赵元找理由拒绝了。但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赵元便主动的提出这一件事,而在场的头目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龚珍严肃道:“大当家的,不如咱们就叫常胜军,寓意咱们永远胜利。”

    李登科却是有着不同意见,反对道:“这世上哪有常胜不败的军队,最关键的要得到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咱们如果能够得到陕北的民心,必定能够开创一番王图霸业。”

    赵元笑着说道:“两位讲的都很有道理,无论是武力还是民心都很重要。只有拥有强大的武力,咱们才可能一路击败明军。只有安定了民心,咱们才有可能拥有与朋庭对抗的根基。所以我提议,咱们干脆就叫武安军。以武御敌,安定民心。诸位意下如何?”

    在义军中早已形成了民主集中制,所谓的民主是所有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所谓的集中是最终的决策权集中于赵元一人,由他圣心独裁,乾坤独断。

    因此其他的人自然不敢反对,纷纷出言附和赵元这个名字起的好。

    而这也是赵元所期望的,他要的就是在队伍中绝对的领导地位。虽然集体决策能够提高决策的合理性,但是显然在当前的环境下,保持对队伍的掌控力才是最重要的。

    ……

    几日后,延安府城,三边总督府中。

    洪承畴看着风尘仆仆的曹文诏,顿时心中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曹文诏向他讲述了官军的失败经过。

    尤其是听到义军有十几门大炮之时,饶是洪承畴精通养气之术都不禁为之色变。

    他实在没有想到,一伙凤凰山的义军竟然能拥有如此强大的重炮,这也让他对大明朝那些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更加的愤恨。

    这群脑满肥肠的东西,真是愚蠢至极!虽然说挖大明朝的墙角不是一件什么稀奇的事。但是这些家伙竟然连大炮都敢卖,让他洪大人陷入了如此不利的局面。

    洪承畴恨不得将这些家伙挫骨扬灰,但是转念一想,大明像他洪大人这样忠君爱国的人确实少见。朝廷的事业不得不依靠这些人去办,因此他洪承畴要学会隐忍。

 &nb

第六十二章 武安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