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从辽东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国公唐清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忠顺王早死几年就好了。”

    北镇的城墙上。

    节度使李长松,望着辽西的方向,竟然说出了这种话。

    而他身旁的亲信们,面色不变,也没有人反驳。

    托忠顺王的福。

    北镇至今也才只有八千兵,实际上的兵力,对外宣称有两万人马。

    以北镇的地利重要性,是不应该只有八千兵的。

    而为何只有这么点。

    不是朝廷不重视,是忠顺王不信任李长松,怀疑他和平辽侯有勾结,特别是锦乡侯府家的小姐嫁给了刘承敏。

    导致多年以来。

    本应该输送给北镇的兵饷兵员,皆被忠顺王扣留,投入到了辽西军中。

    论怨恨。

    人人皆知,北镇节制使最痛恨忠顺王。

    如今忠顺王已死。

    李长松头上的大山消失,就算军中有二心的人,当下也得巴结节制使。

    “大好形势被忠顺王耽误,那几万精兵,竟然凭白送给了贼寇,不但害了咱们北镇,也害了国家。”

    下面的将领说道,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几万精兵啊,可不是新兵。

    多年来辽西山东两地的心血,谁不眼馋?

    有了这几万精兵,就能拉起来十余万保持战斗力的大军。

    金江镇在扩军,瞒得了朝廷,瞒不过相邻的北镇。

    不也是用几万精兵,扩充到十万之数。

    李长松在城头召集亲信,是有意之举。

    听着亲信们的表态,以掌握他们心中的偏向,才好为接下来的话做铺垫。

    “山海关抽调兵力入关,辽西军有计划撤回山海关,咱们该怎么办呢?”

    李长松问道。

    刚才还畅所欲言的将领们,立刻安静了,整个墙头,只闻风声。

    远处的几面旗帜,在风中摆动。

    敏感的人闭口不言,不敏感的人,见同伴神情严肃,也不敢多嘴,猜测到底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开封是河南枢纽腹心,南北咽喉也。”

    见众人不愿开口,李长松主动说道。

    正如刘承敏所言,自己要认清楚形势,遍观天下,朝廷还有几分胜算?

    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偏安一隅,独守南方。

    “开封不守是无河南,河南不保是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

    贼军中有明眼人,知道开封的重要性。

    不然贼军为何数次执意攻打开封城,数败而不气馁,不拿下开封誓不罢休的态势。

    刚打败了忠顺王,就一口气反攻开封,不给开封留下丝毫缓气的机会。

    只一句话,很多人看出了节度使的心意。

    有的人松了口气,有的人眉头紧皱不发一言。

    “中原为天下腹心,开封又中原腹心,新贼耽耽窥犯为谋甚狡。虽幸固守无意,然属邑丘墟,则开封亦块然孤城。倘一旦沦陷,天下事尚忍言哉!”

    李长松的幕僚,语气自信满满。

    按照他的说法,既然开封如此的重要,关乎国家危亡,那岂不是已被贼寇夺下开封的朝廷,覆灭是迟早的事?

    很多将领内心松动了。

    平辽侯是汉人。

    又是朝廷的侯爷。

    论名器,论实力,论仁义,平辽侯当仁不让是首选之人。

    至于想要借助北镇自立。

    没人有这份想法。

    北镇至今人口未兴,兵力也才八千,无法自给自足,前有辽西军,后有金江军。

    被前后夹击的北镇军,还是实力最微弱的一方。

    天时地利人和,北镇军一样不占。

    “开封是河南最后的据点,既然被贼军所得,千里中州的易手,是必然之势。”

    “贼军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而朝廷则由于咽喉被扼,将导致腹心内溃,犹如被刀桶入了咽喉。”

    李长松坚定的说道。

    京城二叔送来的消息,令他对国内的形势知根知底。

    “为了朝廷安危,本使准备听奉平辽侯号令,只等京城勤王之令下达,即随金江军入关剿匪。”

    “诸位可否愿意随我一同而往?”

    李长松重重的问道。

    “末将等愿意追随节度使。”

    众将抱拳。

    这就是仁义的力量。

    唐清安十余年来如一日,仁德之名传播各地,众人对平辽侯产生不了敌意。

    而平辽侯并没有举叛旗的动静,导致北镇将领决定投靠平辽侯,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

    金州虽然没有正式派兵侵占登来,但是加大了在流民区的人员。

    没有穿戴金江军军服的士兵,悄悄的高达了上千人。

    官府可能有所耳闻,因为对城门的管控加派了兵丁,但也没有做出多余的动作。

    手里无兵,朝廷又指望不上,地方官员们能做的,也只能是维持局面不崩。

    拖延一天是一天。

    龙山大营总兵吴兆元,深感不安,竟然放弃了龙山,率军后撤,一直退到来西。

    与来州的来山大营形成犄角之势,以应对金江军可能的威胁。

    他的撤退,导致原忠顺王在登州布置的防线毁于一旦,轻易的让金江军控制了地方。

    除了城池,地方上已经是金江军在维持。

    两个月的时间里,登来的形势变化之快,令人们咋舌。

    不显山不露水。

    金江军稳步的蚕食,扩大了根据地。

    朱秀见状,直接派出了一营,整整三千人马,不打金江军的旗帜,接管了登州各地空白的军防。

    没有人顾得上弹劾吴兆元。

    贼军在中原犹如烈火燎原,无法收拾,山东境内曹县,单县已经出现了贼寇的身影,最远深入巨野。

    各地都在固守待援,等候朝廷大军剿寇。

    因为朝廷不消灭贼寇必死。

    运河落入贼寇的手中,失去了南方的粮食,京畿不攻自溃。

    山海关各将。

    总兵左钦,游击马忠周,游击时春。

    奉诏入关。

    辽西军各将。

    拒奉诏入关。

    但是辽西军趁着山海关兵力撤走,顺势占据了山海关,此事又是遵守了朝廷的调度。

    各地节度使,乡兵,民兵搜刮一空,重新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宣称百万大军。

    命退回陕西和甘肃的固原总兵刘明先,宁夏总兵李坚,在屯驻于河南湖广一带的程之信等,参加围剿贼寇的作战。

    这是朝廷费劲了周章,才重新组织起来的力量。

    为了让将领们奋勇作战,皇帝大量的下发了职位,作为实力与兵力最多的一支,程之信不但成为了节制使,也获封伯爵。

    同时。

    为了安抚平辽侯,下诏封公。

    保国公。

    世袭金江镇节制使。

    乃八公镇国公,理国公等之外,第九位获得公爵的人。

    ……

    “李长松已经投靠了平……保国公。”

    刘英看向赵雍。

    作为辽西军一直以来的两位总兵,他们打仗的本领不强,逃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国公唐清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