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从辽东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其人之道相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阳的信息源源不断传回金州,金州节度府的官员们,皆忙得不可开交。

    当沈阳被己方大军围困的消息传来后,人们忙碌的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平辽侯府有消息传出,将军又添新子,可谓喜上加喜。

    作为金江镇的大本营。

    金州的人口,可以说是最早以一批被收拢的辽民,吃了最多的苦,也得到了最多的回报。

    例如今年的分田,金州的百姓,大多数人家,都获得了分配的田亩。

    大军在外的战事,不光牵动了官员们的心,也让百姓们翘首以盼,希望家中子弟得胜归来。

    所以军中有了好消息。

    金州上下都散发出宽容的气氛。

    左邻右舍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了,人人见面后,哪怕是吵过架的仇人,也露出宽厚的笑容。

    秦钟告假归来。

    有孕在身的秦可卿,母女平安,生下了一名千金,作为亲弟弟,他专门去探望。

    如此关键的时期,他不敢耽误公事,只告假半日。

    “恭喜恭喜。”

    公房中。

    同僚们见到秦钟,连忙上前祝贺,薛蝌也在人群中,和众人一样的神情。

    秦夫人虽然不是嫡妻,但是多年来,和将军感情深厚,已经有了两个儿子。

    虽然这回生的是千金,并不影响她的地位。

    而且大公子入朝,有了不小的名声,人人都知道,将军非常喜爱大公子。

    据说。

    七岁的大公子,十分聪明,有乃父之风,朝鲜的勋臣子弟,皆围绕其侧。

    薛蝌看着兴奋的秦钟,面色如常,心中却暗自沉吟。

    薛家和将军多年的恩情,双方关系复杂,自家堂姐又和将军幼年相识,可以说青梅竹马。

    虽然秦夫人和将军夫妻多年,有秦夫人的优势,不弱于嫡妻贾府三姑娘。

    不过堂姐也有堂姐的优势。

    可惜。

    将军离开金州前,堂姐没有动静。

    但是贾府三姑娘也没有消息,那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秦钟虽然年轻,长得却是一表人才,做事谦逊,没有顽劣之气,很容易获得旁人的好感。

    客气的谢过同僚们,面对同僚们关心的询问,谨慎寡言,说了两句侄女安康的话,没有露出丝毫骄傲的语气。

    应付一番,众人才慢慢散去。

    “哟,秦文书回来了,恭喜恭喜啊。”

    众人刚散,秦钟才落座,刚准备整理案台上,昨日留下的公文,又进来一人。

    见到秦钟,立马上前恭贺一番。

    秦钟连忙起身,又是耐心的回应,两人寒暄一番,那人才又找到薛蝌。

    “薛文书,我们的蔡司务,准备亲自去一趟登莱,请你安排一条船,越快越好。”

    薛蝌还以为那人是专门来和秦钟拉关系的,没想到是找自己。

    “好的,我马上去联系。”

    不敢耽误蔡司务的公事,薛蝌起身回复后,和那人一同走出去,然后独自赶去旅顺码头。….节度府四大科,由四名司务管理,蔡文负责工科。

    不光如此。

    将军在东海堡还是百户的时候,蔡文根据辽东都司的安排,在东海堡建立火药坊,两人关系密切。

    后来将军出海,收复了金州,此人在平岛,负责军械所。

    是金江镇资历最老的一批人。

    如此的身份,什么事需要惊动他亲自走一趟呢。

    薛蝌猜不透,为了不耽搁事务,去马房要了一匹马,选择骑马赶去旅顺码头。

    旅顺码头的官员,得知是蔡司务的事情,很快就找到一艘要开往登莱的货船。

    双方约定了时间,薛蝌又赶了回去,汇报了此事。

    蔡文处理完了手头上的事,才坐上去旅顺的四轮马车,薛蝌也在马车上。

    人的痛苦不会消失,但人的内心会坚强起来。

    蔡文的家人,随着辽阳的陷落,从此无影无踪,多年的打探,也没有音讯。

    去年辽阳收复。

    他亲自去寻找,辽阳守将李道信,还专门派人去帮忙打探,最后仍然没有半点的消息。

    如果他的家人还活着,必定会寻找他,以他在金江镇的身份,早就轻易的找上门了。

    不过是不死心罢了,心中总是抱有幻想。

    蔡司务去年去了一趟辽阳,薛蝌知道蔡司务去做什么,也知道蔡司务回来后,告假了两日。

    两人的职务差距大,他虽然身份特殊,倒也没有和蔡司务单独相处的机会。

    现在车厢里只有两人,机会难得,他却不会提这种事,自作聪明的安慰对方,以此拉近关系。

    老老实实的汇报,详细的告知,甚至连货船装的什么,都打探的清楚。

    “旅顺的码头,船只不足,无法安排专船,有两艘快船,但是航线不对,一艘是发往济州岛,一艘发往镇江。

    明日才有快船回来出发去登莱,而最快发往登莱的船只,就是这首货船。

    货船上已经腾出了两间干净宽敞的舱房,不会影响司务歇息的。”

    蔡文本来兴趣不高。

    人总是要向前看的,他已经有了新的家室,且添了一名新子,老年得子,算是缓解了他的痛苦。

    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

    他当年四十出头和将军结识,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而儿子还不到三岁。

    为了攒足资历,一心扑在公事上,不受外界的影响。

    将军威望越来越高。

    投奔将军的人也越来越多。

    节度府中,就有不少将军的亲族,乌家,薛家,秦家,还有勋贵子弟,柳湘莲等。

    这些事。

    都没有影响到蔡文,埋首做事,不亲近他们,也不特意疏远,公事公办的态度。

    薛蝌,秦钟等人目前是文书,这些事是他们的公事,倒是机缘巧合,让两人有了共处的机会。

    薛蝌,秦钟。

    一个性格精明,做事犀利,一个性格温和,做事稳重。….两人身份特殊,名气都不小,上下皆赞二人才华横溢,前途广大。

    蔡文有所耳闻,现在听到秦钟的汇报,细致且周到,果然如传言一般。

    “不要影响货船。”

    闻言,薛蝌连连摇头,解释现在不是旺季,货船上还有不少的空舱呢。

    见状。

    蔡文也不再多言。

    薛蝌没有木棍打蛇,蛇随棍上,顺势攀谈,以攀结对方。

    到了旅顺的码头,官员前来迎接,离开前,蔡文拍了拍薛蝌的肩膀,终于夸赞了一句。

    “你不错,保持下去。”

    留下这句话,蔡文带着两名吏员,登上了货船。

    薛蝌的身份本就不同。

    做事犀利,但是性格却不急躁,蔡文的确看好这名后生,这种背景的人,最忌讳急切。

    年纪轻轻就能沉得住气,那么十年后,定然有他的位置。

    薛蝌得到表扬也没有骄傲,和往常一样的神情,见货船离开后,谢绝了官员的请客,独自回去了金州。

    堂兄薛蟠来找过他。

    还带来了王子腾的口信,让他在金江镇好生做事,不要辜负机会,不为旁人,也要为他的堂姐争口气。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王府会全力出手。

    话中的意思薛蝌明白。

    “唉。”

    薛蝌叹了口气。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将军曾经说过,人情往来避免不了,将军也避免不了,但是任何事物都要有度。

    薛蝌理解为无规矩不成方圆。

    所有的事务,都要在规矩中,不得破坏规矩。

    大周目前的国情,就是人情大过一切,导致规矩败坏,制度崩殂,纲纪松散。

    人们不畏惧法度,只看重人情。

    一切事务都不受法度的控制,只以人情来解决。

    例如陕西一地的兵变,根源就有子钱家。

    对于子钱家,大周有严格的律法来控制,什么九出十三归等等都是违法的。

    可是人情大过了法律。

    子钱家们联手军官,肆意剥削士兵,就是破坏了规矩,导致了最坏的事情。

    又犹如土地的兼并。

    致仕的阁老璠皓,其家族在老家,占地高达二十四万亩,加上他的子弟,家奴为非作歹,百姓控告的状纸堆积如山。

    面对如此的形势,没有人出面接状,因为这就是人情。

    哪怕是璠皓的政敌刘一儒,也没有以此来对付璠皓,反而把此事平息了下去。

    做好了人情,才是好名声。

    真要是有官员,接了状纸,哪怕不抓捕璠皓的违法犯忌的家人,只命令其家族退还百姓田地,也会成为官员的公敌。

    不但会引起公愤,还会名声扫地。

    年轻的薛蝌有才华,既然如此,他当然也会有抱负,而机会他也有了,所以抱负同样不小。

    薛家子弟出身,导致他对国内的风气,有清楚的认知,比金江镇绝大多数的官员都要清醒。….金江镇和大周国内的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金江镇能做出如此事业,民生发展迅猛,以辽东一地就能供应十万大军。

    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风气。

    人情往来,未大于法度。

    当哪一天。

    金江镇的人情大于法度,打破了将军所言的度,破坏了规矩,那就是金江镇颓废之始。

    旅顺到金州,两地往来有公务马车。

    宽敞的车厢里,坐了有七八人,稍显拥挤,薛蝌正好坐在靠窗户的位置。

    看着窗外的景色。

    薛蝌两眼出神,仿佛发呆般。

    王府想要用采用人情的手段,实乃大错特错,自己要是按照王子腾的要求,必定不会有好结果。

    至少将军绝对会出手。

    偌大的金江镇,好大的基业。

    薛蝌希望堂姐有好的未来,还没有踪影的堂侄,更能受到将军的喜爱。

    薛宝钗肚子虽然还没有动静,但是薛蝌对堂姐有信心。

    薛家要在金江镇扎下根。
<

第四百零五章 其人之道相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