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从辽东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为辽东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将军放弃上策,选择下策。

    贾鉴仍然不满。

    对于下属的不认同,唐清安并没有因此而生气,选择的是耐性的说服对方。

    如果对每位有不同意见的下属,就弃之不用,那他很快就会无人可用。

    而这些能有不同意见的人,至少都是用了心思的,才能有自己的想法。

    贾鉴虽然不认可将军,却内心实则对将军敬佩至极。

    前番将军召集数千队长大练兵。

    他本不是军中之人,也极有分寸,绝对不会和文官,更和武官中有牵扯。

    因此。

    贾鉴在金江镇,可以说是一名独属臣。

    不过那天将军特意让他去看。

    他看到了。

    那一晚。

    将军没有去参加军中的晚宴。

    因为很多队长,已经到了要割血明志报恩的激烈行径。

    “这就是我,为何不愿意在蛮族未灭前,就带领辽军去霍乱国内的原因。”

    将军是对他这么说道。

    他笑而不语。

    他看到的是将军这番出人意料的手段,收拢了数千队长之军心。

    这数千队长之心在将军。

    那么将军就稳固如山,谁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

    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认知也不一样。

    唐清安无法把自己的认知灌输于人。

    能改变人的认知。

    古往今来只有一个人办到了。

    他虽懂,却办不到。

    贾鉴负责机密事务,他必须明白自己的心意,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置各种事宜。

    所以唐清安这段日子来,经常召他来剥析志向。

    民心所向,军心所指,无坚不摧!

    人们常以为辽东无法成事,其实大为错误。

    辽民但凡能吃上一口热乎的,生出丁点力气,不可计数的人不顾性命的杀蛮。

    辽东各地同样不可计数的义民。

    不过这些义民,没有留在史书中,只留在了寥寥数言的杂记里。

    这些手无寸铁,没有补给也没有粮食的义民,逃散在各地无法形成呼应。

    很多的义民在长白山脉里决不投降,蛮族哪怕十倍十数倍围子,也无可奈何。

    这无数处的义民,靠着拳头让蛮族无法摧毁,最后却因为粮食而大量的饿死。

    大周朝廷但凡能支援。

    只靠着这些义民就能让蛮族败退。

    只要谁能带来粮食,谁能为他们提供武器,这些人不但没有野心会和人争权夺利。

    反而会变成这个人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辽军。

    唐清安从来都是避免这个称谓。

    在他心目中,金江军绝对不是辽军。

    未来必定是以救世主之态,来站在全国百姓面前,而不是武夫作乱,以武得国。

    这。

    ……

    对不起数百万信任他,把命交给他的辽民。

    将军的确不是武夫。

    是具有大格局之伟才!

    贾鉴心服口服。

    可是将军有些太过仁义了。

    “任何事过犹不及,将军如此仁义,朝廷会领情吗?”

    “我没有指望朝廷领情。”

    唐清安知道贾鉴在担忧什么。

    狡兔死走狗烹。

    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很多人到了这一步,都会开始防备。

    金江镇需要防备朝廷。

    因为朝廷在对付金江镇。

    金江镇是没有积蓄的。

    按照节度府的计划,明年金江镇才会有多余的积蓄。

    而他这回要出动数万军。

    挤出了金江镇本就不多的潜力。

    那么势必影响金江镇明年的计划,耽搁金江镇积蓄力量的时间。

    而时间紧迫。

    金江镇处于朝廷和蛮族之间,缺的就是时间。

    因此。

    很对人反对这回出兵。

    贾鉴同样如此。

    文官心里反对,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即可,武将反对,但是他的军令一下,大军就能出动。

    唯独贾鉴。

    他奔波各地,收拢各地机密事务,都需要当机独断,权利极大。

    所以唐清安不放心贾鉴。

    朝廷还是人心中的朝廷,是大势。

    蛮族还是那个蛮族,仍然强盛不可小觑。

    倒是金江镇。

    年年都在物资断绝的钢丝上行走,但有意外之事,则形势无法挽回,有倾覆之险。

    介时。

    只能选择放弃收留的部分的辽民。

    部分辽民,以百万计。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在金江镇境内的百万辽民,谁也都会恐惧。

    会不会成为导致金江镇民乱,谁也不敢保证。

    时间。

    上下都知道金江镇缺少时间。

    所以很多人不明白,将军为何一意孤行。

    唐清安深知形势,不惧蛮族,不惧朝廷。

    可是旁的人做不到。

    “你当知我极为关注陕西之事,你也同样知道,陕西各地民不聊生,其实不只是陕西。

    国内百姓都生活的极为困苦,不过陕西更重,已经不少的百姓聚众起来。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为辽东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