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南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朝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日,临安府垂拱殿内。

    提举皇城司统制官曹勋正向皇帝赵眘奏报,“启奏陛下,皇城司探子查明金国内部已生叛乱,原辽国遗民在咸平府起义,攻向金国五京中的东京辽阳府。金国内部有大量契丹遗民,已然有野火将燃之势。更有消息金东京留守完颜雍在众部属军官拥护下公然称帝,不过此事尚待查实”

    不待曹勋说完,新任枢密使张浚出班奏对“老臣近日接获前线传来战报,金军内部人心浮动,或有兵变之势。”

    “另据枢密院机速房探得消息北地似有心向大宋汉人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聚集了声势颇大义军,其中有名叫耿京的济南人不堪金朝的繁重赋税,揭竿而起,联络李铁枪等人,转入东山(今山东昌邑东),竖起抗金大旗,攻克莱芜、泰安等地。义军迅速发展,不久即聚众数十万人。一时队伍声势浩大,并派军中掌书记辛弃疾南下与朝廷联络,已经安顿在枢密院下。请陛下下旨,给其部正式告身文书,给其身份便于日后掌控。此时我军可在京口保持威压之势,待金兵自乱,便可无忧。”

    参知政事史浩听得奏报“张相公所言甚是,耿浩可以封为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兼节制京东、河北路忠义兵马,其部所需金银,粮草皆可。此事皇城司着人速速去办。这军中书记官辛弃疾颇有胆色,且也是文人出身能穿越乱军之中联络朝廷,臣以为可以给其权勾当枢密院北面房,赐同进士出身,臣思虑义军本就良莠不齐,其不免有居心叵测之徒,将此人拉拢为朝廷所用,日后方可真切控制这支义军。”

    赵眘如同参禅入定般把玩手中这柄玉斧,直到听到辛弃疾这个名字来了兴趣。

    “朕也认为史相公所言有理,辛弃疾这人朕听闻文采斐然,便加封其为显文阁侍制,此人能不惧兵凶战危投奔到临安,朝廷也当千金买骨。既然到了朝中,宣入宫中,朕要好好询问北地境况。速召入宫觐见。”

    “另朕听闻已故右正议大夫陈规于绍兴年间德安守城剿寇时竹竿火器,兵部库部司可有记录留存”

    兵部侍郎是国子监祭酒兼中书舍人胡铨,出列奏对“回禀陛下,突火枪兵部皆有图纸文档留存,只是实物因保管不善已经失去功用,但确可仿制。”

    赵眘这个穿越之人无奈历史积累不够,幸好机械理工技术学得很扎实。了解到这个时期南宋的冶铁技术,火药水平和想象中已经有很长远的进步了。

    不过当前的燃眉之急,还是江对岸的金兵。赵眘想开金手指也得符合历史客观进程。不过他觉得运用自己充实的物理机械知识,改良这个时代的兵器和交通运输工具还是很有底气的。只希望后面史书不要称自己是南宋版的“木工皇帝”。

    针对瓜州前线呈现白热化局面,他决定亲征!他没有大宋传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思维,同时也是熟读了说岳全传中武将在前面奋战厮杀,后面文官大臣内讧不断,虚报战果。他不了解后面历史进程,但是他相信自己看到的能掌握到的,他要掌握大宋的军队。再没有以文御武这一说,也没有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他既是太祖之后,必要战场上立下威德,以御满朝文武,中兴大宋!
第4章 朝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