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皇太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琉球使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琉球中山国国王察度用最高的礼节接待了明朝使臣,并派遣同父异母的弟弟泰期随杨载去应天府朝贡,这是琉球第一次向中原王朝进贡。

    泰期向大明帝国献上琉球的土地户册,表示“中山国愿永为大明藩属!”朱元璋很是高兴,赐给琉球《大统历》,允许其用大明的年号。

    洪武五年,琉球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的藩属之国。

    泰期在应天府一住就是小半年,鸿胪寺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日常所需皆为皇室特供。

    应天府的繁华让泰期乐不思球。

    从此,每年泰期都着魔般以向天朝进贡为名,来上个一两次,送上马匹、苏木、香料和棉麻织物等贡品,拉走成船的丝绸蜀锦、瓷器纸张和御赐的铜钱。

    朱元璋被中山王察度的“精明”行为感动,竟然一时冲动,于洪武十六年遣中官赐察度金印,给予亲王级别的皮弁冠服和二品冠服。要知道,此时高丽才是郡王爵位啊。

    此后明朝灭亡,满清入主华夏。琉球一如既往地谨守臣节,依明时的典章制度仍旧隔年定时遣使朝贡,从未间断。

    直到1879年倭国吞并琉球,废掉琉球国王尚泰降为侯爵,归入倭国华族,改琉球为冲绳県,琉球王国从此灭亡。

    琉球百姓一心向华、不愿被倭国吞并,决计抗争到底,可惜国小力微,最终失败。

    时为琉球国王妹婿的向德宏悲愤地喊道:“生不愿为倭国属人,死不愿为倭国属鬼!”,跳海殉国。琉球国陈情官林世功,留下一首“一死犹期存社稷”的绝命诗,愤而自刎,让人唏嘘不已。

    而那些在琉球生活的汉人,大部分被迫改成倭国姓氏,逐渐融入倭国文化。

    时至今日,冲绳県的汉人后裔大约有三万左右,其中“仲井真”由汉氏蔡姓所改,当红女星新垣结衣、新垣圣那的“新垣”这个姓氏则源于林氏改姓而来。

    ......

    琉球虽小,但召见藩国使臣,朝贡隆重的礼节自不可懈怠。

    自然要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文华殿、故太子的东宫。

    朱允炆焚香沐浴之后,在王忠的服侍下,身着大红的皮弁服、腰扣白表红里的大带、脚蹬厚底大红的朝靴。

    大带上悬挂着两组精美绝伦的玉佩,弁上锐赤色、上八缝,中缀五彩玉、落落如辰星。

    在服章之美的大明衣冠的映衬下,朱允炆虽不及弱冠之年,但也显得神采俊逸、庄重威严。

    “宣琉球国使臣泰期觐见!”一声尖锐的唱名响起,余音绕梁。

    只见一名身着大明三品冠服、黝黑矮胖的老者带着三个手托琉球漆器、黑瘦高挑的半大小子鱼贯而入。

    琉球的臣子都以能身着大明服饰为荣,朱元璋正是通过向藩邦属国赐与汉服,力图重新建立华夷秩序,彰显大明对藩属国的宗主国地位。

    “小邦外臣泰期,拜见上国皇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泰期施臣子礼、恭恭敬敬地跪伏在朱允炆的脚前。

    然而,随行的三个半大的小子却是半痴半呆、一动不动地站立在大殿中间。

第37章 琉球使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