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对策(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敢问先生,前宋因何爆发钱荒?”
面对朱允炆穷追不舍,刘三吾捋捋银白似雪的长须: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话说......”
老头八十,早活成人精了。打眼见朱允炆一副胸有成竹的笑模样,暗想:“咱爷们把露脸的机会送给殿下,在陛下这还能落个人情。”想到此,双手抱拳:
“殿下,恕老臣不知,老臣愿洗耳恭听!”
宋,军事孱弱,皆称弱宋。但经济之繁荣发达,在古代华夏可谓巅峰。
由于手工业技术先进、分工细致。无论是精美绝伦的瓷器、倾倒众生的丝绸,还是麻、布、端砚、吴纸、茶叶等等,几乎大宋生产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跨国贸易的紧俏商品。
在广州、泉州、秀州、杭州、密州等地的出海港口,大宋的手工业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倭国、波斯、大食、阿拉伯、东南亚甚至米昔儿、欧罗巴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宋,是世界的贸易中心。
大宋铸造的铜钱,是世界贸易的结算货币。
到了最后,倭国、高丽和东南亚诸国,甚至直接将通过国际贸易输入的宋朝铜钱,用作国内贸易准许流通。
当时,宋朝铜钱的地位,比现在的美元还要牛逼普拉斯。
但这也给宋朝带来了一个难题:铜钱外流,钱荒爆发!于是,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产生了。
听朱允炆说完,朱元璋等君臣,陷入沉思。当前,大明由于倭寇的横行,对外贸易实行所谓的朝贡制度,海上贸易完全由朝廷直接管理,自然远不如宋时的繁华。
刘三吾率先打破沉默:“殿下,老臣不解,这些和我朝宝钞有和干系?”
“这就是我的第三管,让大明的宝钞和宋时的铜钱一样,走出国门,成为藩邦属国国内的流通货币。”朱允炆嘴角上扬、眼睛闪着亮光。
“哦?老臣愿闻其详!”刘三吾身体前倾、紧盯着朱允炆。
“大明立朝以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凭借着华夏名闻遐迩的瓷器、茶叶和丝绸,和前宋一样,对外贸易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仍然占据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倭国、欧罗巴等海外国家盛产白银,所以藩商在采购我朝货物之时,多以白银为支付手段。”
“如果朝廷立律,严令大明宝钞作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指定货币,就会使宝钞和前宋铜钱一样,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
“藩商开着满载白银的商船来到我朝,只有先将白银换成等值的宝钞,才可以采购瓷器、茶叶和丝绸。”
“我朝在购入葡萄酒、檀香、象牙等舶来品时,也必须以宝钞结算。”
说到此,朱允炆看向朱元璋:“皇爷爷,同时还要对我朝的朝贡制度予以变革,朝廷不得回赠实物,只能以宝钞作为回礼,赐予上贡的藩邦属国。”
“如此,大明宝钞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流入到藩国及其他海外国家。”
只见华盖殿内,大明帝国的君臣目瞪口呆、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侃侃而谈。
老太监云奇也侧着耳朵,生怕少听一个字。
“大明宝钞能否作为藩邦属国的流通货币,还要有一个前提。”
朱允炆说的口渴,想踅摸着找一杯水润润嗓子。
“
第23章 对策(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