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皇太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问策(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当......”

    紫禁城沉闷悠长的钟声,意想不到的早响了一个时辰,帝国的早朝比往日结束得都早。

    被打乱了生物钟的鸟儿们,“叽叽喳喳”绕着栖息的松柏乱窜乱飞,愤怒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早朝的气氛极其压抑,文武百官,各怀心思。

    昨晚关于江夏侯周德兴及子周骥的死因,五花八门,传什么的都有,让人浮想联翩。

    在朝会上,皇帝怒如雷霆,直言周骥食君之禄、不报君恩,公然拒收宝钞,败法乱纪、浊乱朝纲。

    为正国法,维护宝钞的正常流通,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必须将周骥明正典刑。

    至于江夏侯周德兴,则身为开国勋贵,身邀宠眷,怂恿、纵容子嗣,轻慢皇权、忤逆皇孙允炆。

    本应夷其三族,念其委身戮力,有一得之功,故祸不及孙。

    朱元璋给自己一起玩过尿泥的发小定的罪名,着实让淮西勋贵们背后一阵阵发凉。

    只是陛下在言语之中,有意无意的多次提及二皇孙允炆,就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了。

    终究是死了数十人,文臣武将在朝堂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心言多必失,再触及皇帝的霉头,累及自己小命不保。

    所以,朱元璋发完雷霆之怒后,无人敢奏本,早朝就在沉闷的钟声中,草草的结束了。

    只有翰林学士刘三吾、刑部尚书杨靖、户部尚书赵勉和工部左侍郎严震直,被云奇从退朝的人堆儿里一一带到了华盖殿。

    朱元璋早已脱去厚重的朝服,换上了单薄的粗布长衫,正端着碗、有滋有味地顺着碗边,往嘴里吸溜着薏米小豆粥。

    “臣等叩见陛下!”

    “都起来吧,又没外人,哪那么多虚礼!”朱元璋往嘴里塞了一筷子炒黄菜,看着年已八十的刘三吾,含糊不清地说着:“刘老大人,都坐吧。”

    杨靖等三人感激地瞄了刘三吾一眼,半个屁股挂在了凳子边上:“幸好有老大人在,还能有个座儿。”

    明,自朱元璋起,君臣礼仪就和元以前的朝代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完全就是“君为贵、臣为贱”,“凡百官奏事,皆跪”,和皇上议事的时候,臣子连站立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很多年龄大一点的官员,上朝时,波棱盖上都会绑有护膝。

    刘三吾四人满口生津地听着朱元璋“吧唧吧唧”的吃饭声,一动不动地坐着。

    直到朱元璋喝完碗里最后一口豆粥,舒舒服服地放下筷子,走到宝座坐下,

    刘三吾才开口问道:“陛下,敢问找臣等何事啊?”

    “宝钞!”

    “昨个,咱让蒋瓛把周骥那小子给宰了,是为宝钞,也不全是。”

    “如今,民间不遵法度、菲薄宝钞之事,愈演愈烈。咱总不能依着《大明律》,把这些人都砍了吧?只有借用周骥的脑袋,杀一只鸡给猴看。”

    “而且,钞贱银贵,也愈发得严重。”

    “据咱知道的消息,日前一贯宝钞仅值八百余文。而江浙一带,宝钞更贱,竟不足七百五十文,何故如此?”

    “赵勉,你是户部首座,先说说吧?”朱元璋开门见山。

    赵勉,刘三吾之婿。洪武十八年,登进士甲科第七十一名。洪武二十三年,时为刑部尚书的赵勉与同期进士、时任户部尚书的杨靖相互对调。

    “臣以为......”赵勉没想到朱元璋会先问自己,一时踌躇,心中腹诽:

    “宝钞为什么会贱?皇上,你自己心

第20章 问策(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