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重建长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73年、179年、182年、185年,而且每次记载的都是“大疫”。\n 而且《文章序言》中,也早就就指明了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n 十年间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百分之七十是伤寒病。\n 由此可见伤寒病,也是汉朝的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病。\n 仅仅十年时间,便让整个东汉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见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n 若不是张仲景还没有学有所成,韩进早就把他给请过来了。\n 想到这里韩进隐约记得,扶风那里,应该会有大风、冰雹一类的自然灾害发生。\n 而长安、洛阳这里也会发生旱灾、地震一类的。\n 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是提前做好预防,还是没问题的。\n 不知不觉间,韩进已经来到了,自己在长安城的临时府邸中。\n 随后就召来了将作大匠郑浑,画了一个简易的长安城草图。\n 只是给其划分出大致的区域,讲明了前世的城市情况。\n 随后就让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郑混,自由发挥了起来。\n 看到韩进的草图,还有听到韩进的话语,郑混早就激动了起来。\n 此时已经陷入了沉思,根本就不知道,韩进已经离开了。\n (注,史料记载:郑浑,字文公,开封(今河南开封南)人。\n 汉末及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东汉名儒郑众曾孙、名士郑泰之弟。\n 其的主要事迹,是任左冯翊时,击杀扰乱郡县的梁兴,又击败作乱的山贼。\n 先后任阳平、沛郡太守,任内兴修水利,使农田常年丰收,被百姓称为“郑陂”。)\n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混才能在《三国志》中,占据一席之地。\n 也才会被韩进推荐给韩遂,让其负责西凉之地的建造事宜。\n 甚至因为韩进的原因,如今的郑混和马钧两人,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n 而金城郡的韩府,就是在郑混提出的建议下,建造出来的。\n 正是因为郑混的这个能力,韩遂才给郑混请封了将作大匠。\n 而马钧,则是挂了个鸿都门学的名誉院长一职。\n 现任的鸿都门学院长,则是蔡邕蔡大学士。\n 刚开始的蔡大学士,是拒绝担任鸿都门学院长一职的。\n 但是当他听到韩遂说:“鸿都门学的定位,是一座综合性的学府。\n 其内需要建立培育武将的学院、同样需要建立培育政治人才的文吏学院、还有科技学院等时。”\n 蔡邕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暂时担任文吏学院的院长。\n 只是当他发现了,科技学院一项项便民发明、还有印刷术、造纸术时。\n 加上献帝已经被曹操带走,蔡邕终于放下了自己的偏见,主动要求担任鸿都门学院长一职。\n 面对蔡邕的“真香定律”,韩遂自然是开心不已的。\n 当下大笔一挥,任命蔡邕的同时,开始重新给鸿都门学选址,准备大兴土木起来。\n 看到韩遂这么上道,蔡邕自然没有不满意的地方。\n 于是便回去,开始整理自己的书籍。\n 然后让印刷坊把这些绝本、孤本等,给全部印刷出来。第93章 重建长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