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造航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3章 GDP[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兴十三年底,大华财政收入突破了十四亿。

    并且,大华开始引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也就是gdp。

    只不过,在大华这个概念不叫gdp。

    以前大华官员衡量经济发展的好坏,主要是看财政收入。

    然而,这个其实不太准确。

    打个比方,去年全天下生产出来的财富总量为100,然后大华税率为百分之二十,那么财政收入就是二十。

    今年天下财富生产的总量依旧是100,但是朝廷加税了,加到了百分之三十,那么税收收入就是三十。

    财政收入增加了,但经济总量并没有发展,这不能说经济发展变好了,只能说国家从民众手里抢了更多的钱,加重了民众的生活负担。

    反之亦然,有些时候税收没增加多少,但其实经济总量增加了许多,只是税没收上来,财富留在了民间。

    以前大华的各种统计数据,都是比较简单粗暴,也就没有在乎那么多,只是用财政收入来衡量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大华政府的越发成熟,需要改进的地方自然也就在逐步的改良。

    既然财政收入无法准确的衡量经济发展,那么就引入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概念呗。

    当然,这个数值,大华当前也只能大致的估计。

    别说是现在,就是在后世,这种数据也只能估算。

    唯一能够获得准确数据的只有那些大企业,大工厂的生产数据,以及那些有纳税记录的人创造的价值数据。

    像那些个体小商户,鬼知道他们赚了多少钱。

    广州零件制造街上的那些个体户,看起来挺不起眼的,但是一年的生产价值都有好几万。

    城市广场上那个卖冰棒饮料的家伙,看起来不起眼,一年的营业额都好几千元。

    对于这部分的生产总值,政府只能按照一些相对科学合理的模型来进行推算。

    是推算,不是瞎猜,里面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

    按照统计局的人计算,最后得出,大华在永兴十三年的生产总值约为350亿元。

    看到这个结果之后,吴长庆有些不相信。

    但是统计局的人信誓旦旦的说,这绝对是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

    “看来,还是得再加一些税啊。”

    吴长庆吐槽道。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了gdp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说明这个国家的税收非常高,政府的收税能力非常强,是个强有力的政府。

    如果这部分税收收入是来自于富人,说明这个国家的税收政策非常完美完善。

    但如果这部分税收大部分来自穷人,那说明这个国家在实行暴政,百姓民不聊生。

    但不管是完美还是民不聊生,这种政府的动员能力都非常强。

    而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低于了百分之十,那说明这个国家的税收能力非常差。

    如果是因为富人的税没能收上来,那么说明这个国家已经被金融寡头操控,是一个糟糕的国家,比如.......

    如果是因为没有收穷人的税,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会生活的比较轻松。

    但是,长久以往也不是好事。

  &

第1053章 GDP[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