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造航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章 政令推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不过,这些都是有钱人家的女子。

    穷人家则是没有这么积极了,他们更倾向于让女儿去做工赚钱。

    反正都是将来要嫁的赔钱货,尽可能的压榨才是王道。

    除了少部分疼爱子女的人,大部份人其实都会这样想。

    女性地位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不过,相比起以前来还是好了很多。

    这些穷人家的女孩拥有了更多可以从事的行业,更容易找到工作赚钱。

    只要能够赚到钱,她们的社会地位就一定能够有所提升。

    而且,只要有机会去从事工作,就有机会获得上升通道,改变命运。

    “爹,我找个去衙门洗衣做饭的工作,月薪有一元呢。”

    贫民区,一个少女对父亲说道。

    以前这种工作,往往只允许上了年纪的妇女去从事,未出阁的女子万万不行,容易招闲话,以后怕嫁不出去。

    但是现在,官府明文规定要一视同仁。

    所以,这个少女现在轻松的找到了一份工作。

    换做以前,她只能去纺织厂。

    可是,纺织厂早就已经招满了人,除非有新厂出现,否则想要挤进去,非常的困难。

    “也好,幸苦小葵了。”

    其父说道。

    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懒的去担心什么流言蜚语。

    而且,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是身处于城市。

    如果是在农村,出现了这种流言蜚语就麻烦了,周边的村庄很快就会知道,然后担心丢人,不敢去提亲。

    名誉受损的人,很大概率嫁不出去。

    但是在城市,他们却没有这种担心。

    以后他们女儿所嫁的人,很大概率无法知晓她的过往,南京城太大了。

    来南京城做工的单身男人数不胜数,他们往往也没有那么挑。

    其结合,要比在农村简陋的多。

    总之,他们的女儿现在去从事这种工作,既可以补贴家用,又不用担心以后嫁不出去。

    为了减少百姓心中的顾虑,大华日报上还在大肆宣传,要破除一些旧朝的陋习。

    官府把一些陋习打上了明朝的标签,这样能够吓得百姓更加积极去改。

    毕竟,生活在大华,和大明撇清关系是最理智的选择。

    裹脚,禁止少女出门逛街,守寡.......

    这些都被打了明朝陋习的标签,然后宣扬科普这些陋习的坏,这些陋习的可怕。

    掌握了舆论工具,要改变百姓的观念,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

    毕竟,百姓都没什么文化,他们只能无条件的相信权威。

    不像后世,百姓有着足够多的见识,能够分辨是非。那些专家要想忽悠人,往往只能惹来一片嘲讽。

    这个时代不同,百姓对是非的判断力有限。

    陛下说了裹脚不好,他们就容易相信裹脚不好。

    陛下说守寡不对,那些寡妇就可以理直气壮嫁人。

    谁敢骂一句,她们就可以来一句‘你胆敢质疑圣天子的皇命保管那些说闲话的人立刻闭嘴。

    毕竟,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多少人喜欢。以前骂寡妇改嫁,那是因为没有代价,没有风险,不见得就是那些人有多么痛恨这一现像。

    \

第691章 政令推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